乘“国培”东风,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涓滴之水
创建于2022-09-18
阅读 1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湘潭市湘机中学  蒋友娟

        作为语文教师,我参加过很多培训,如高中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等,这些大多是从技术层面来谈教学方法。技巧再精湛,如果没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功底做支撑,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终究是沙上楼阁。


        我们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并历经时间洗练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永恒的财富。如《三字经》、《论语》可以让人知礼仪、懂规矩、有礼貌,学好做人;《诗经》可以让我们认识草木虫鱼,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祖先的思想就是我们的精神底色。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古人的智慧,既是了解我们自己,更是让我们更好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

    


        我个人喜欢传统文化,是从听余秋雨的《中国文化必修课》开始的。在他的解读下,我不禁惊叹原来我们的祖先思想这么先进,他们又那么勇敢执着。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却总在患得患失中焦虑。听了他的课后,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晚上睡觉也变得香甜了。后来又忍不住听曲黎敏品《诗经》之美,傅佩荣讲《道德经》解读老子思想,听樊登讲《论语》......从名家的解读中,越来越觉得我们祖先的了不起,发现原来经典也可以这么有趣。我也渐渐拿起书本,走近经典,跟学生分享一起分享《诗经》之美等。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小学教材里增加了古诗文的比例,要想更好地上好语文课,我觉得语文老师有必要继续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刚好有了优秀传统文化国培项目,我喜出望外,我希望乘着这股东风,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让这颗开始萌发的种子生根发芽,甚至长成参天大树。短短的几天线下学习,让我收获满满。

       第一天晚上的团建活动,欧阳老师带领大家做各种游戏,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由陌生开始熟悉。一句句亲切的问候,同仁们相互按摩捶背,在身心愉悦中拉开了这次的培训。

        第二天刘菲菲老师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给我们展示了如何用适合的课程弘扬传统文化。我印象最深的是让孩子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将美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尊时守位,依时而动。

        黄佑生老师《做最好的自己 成最美的教育》给我们带来一场思想洗礼。知名小提琴家的视频,让我了解到平台的重要,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平台给你提供的机会,好好珍惜,努力成长;要有大格局,减少内耗,专注于享受自己当下该做的事。

        杨栋老师博学多才,风趣幽默,对湖南风土人情湖湘文化了如指掌,信手拈来,在轻松愉悦的讲课中让大家受益匪浅。陈娅老师的礼仪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实用的常见的教师礼仪示范,让我们看到了老师的优雅与舒适。

        贾佳婷校长的《“雅居有竹,感恩有您”综合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校长所做出的课程开发成果。金峰小学将“竹文化”很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既学习了知识,锻炼了体能,更培养了优秀的品质。


        各个小组的学习汇报,让我们学习了各个学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做出的探索,也更增强了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余战勇专家高屋建瓴的点评和省一等奖课题情景展示,将这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线下集中培训结束了,这是终点,但也是起点。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也将结合自身资源实际,因地制宜,让它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它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更好地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注:图片来自班级群)

阅读 1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