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参加10月12日-14日在淮安市举办的江苏省初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活动,并通过活动督促徐州市初中生物学教学活动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教学质量,由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召集,于9月16日下午2:00在徐州市开发区中学进行参赛选手培训,并组织开展现场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包括两个课题,分别是徐州市开发区中学刘丹妮老师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徐州市三十六中靳慧娴老师的《植物的生殖》。徐州市生物教研员王波主任与徐州市生物学科名师团队成员参与教学指导活动,本校生物教师积极参与观摩学习。
环节一:公开课展示
靳老师《植物的生殖》一课,进行了丰富的实验活动,首先以花开视频导入,并引导学生使用手中的“百合花材料”复习回顾了花的结构。
紧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落在柱头上的花粉变化。
最后学生分组合作使用黏土、塑料管等材料完成了绿色开花植物双受精的过程。
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兴致勃勃,全身心投入,反响热烈。
刘老师上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同样很精彩,她形容大方,语言简洁流畅,课堂活动丰富多样。
刘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洋葱鳞片叶表皮的观察实验。
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讨论完成实验单内容。
除了洋葱鳞片叶,刘老师还准备了丰富的观察材料,如黑藻、动物细胞永久玻片标本,还有天然的细胞3D模型“石榴籽”。通过这样一堂生动完整的生物课堂,学生们快乐学习,顺利地掌握了关于生物体基本结构的知识点。
环节二:研讨磨课
每一堂优质课都是团队努力的结果,为了让老师们的课堂更加完美出彩,专家们在一起进行研讨活动。
评审们先是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优秀设计,又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靳老师的课堂,王波主任提出省评优课要体现前瞻性、创新型,用体验服务于探究,探究展现思维的发展,问题要让学生来说,展示要用学生观察的现象,立足于学生的活动出发。其他老师也提出,课堂线索要更清晰简洁化,以学生为主体,要适应符合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于刘老师的课堂,大家分别对上课内容和实验所用的材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拓展细胞材料观察,深化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主题。
本次优质课评比研讨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两位优秀生物教师精彩的课堂设计及表现给予我们很大启发,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谨与不懈努力。其后市优秀生物教师团队的研讨更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清晰认识到,优秀的课堂需要一遍遍的打磨,精彩的设计往往是众人交流碰撞出的火花。希望两位老师在后续的比赛中再创佳绩,我们也要以此激励自我,勇于创新,把课上好,把生物课堂改革做好!
编辑: 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