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幼升小

用户1957721
创建于2022-09-15
阅读 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一年级新生家长们:

       你们好!祝贺您的宝贝成为马鞍山实验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适应校园生活,我们将与您一起参与孩子的成长,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分享喜悦和收获!   作为一年级新生家长,怎样帮助孩子们快速融入小学生活,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锦囊妙计”,让宝贝们成长为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向往小学 积极体验

帮助孩子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在家和孩子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儿时上学的趣事等;也可以带孩子和走访身边已经上学的哥哥姐姐,通过“解疑答惑”了解未来的小学生活和主要事项,帮助孩子初步了解自己的学校,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为进入小学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启发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可借助共读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感受,并学会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引导孩子积极运动

        刚入小学,环境、学习、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孩子会出现情绪紧张、不适应等现象,良好的身体素质会帮孩子较快度过新生适应期。让我们带孩子一起做运动、玩起来,例如:跳绳、踢毽子、球类游戏等,给身体充电。

        此外,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参与一些诸如画、剪、折、撕、粘、拼等方面的活动,多动手、勤思考,充分做好入学前的体能准备。

锻炼自理 鼓励自理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建议家长及时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安排,如:早睡早起、缩短午休时间等,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影响孩子,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自觉洗手、健康用眼等等。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逐步引导孩子做好个人生活管理,如学会简单的衣物整理、桌面整理,同时引导孩子自己整理书包里的文具、书本和生活必需用品,并做到每天按时自觉整理。注重引导孩子逐步树立时间观念,自己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到守时不拖沓。

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通过做家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体会家长的辛苦,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社交适应 守信自律

扩展交往,激发集体归属感

       尽量为孩子创设条件,支持他们和不同年龄的伙伴、大人交往,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在平时和孩子多聊聊班级的事,萌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注重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习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


养成规则意识和守信品质

        家长可通过日常的小事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告诉孩子在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外出按次序排队、不插队等等。同时,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正面引导,在他们做出好行为或勇敢承认错误时,要及时予以肯定。

提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学生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开始,家长要提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能正确处理好接水、用餐、盥洗、如厕等事情;能参与家务劳动,扫地、擦桌子、照顾家里的宠物,分类整理自己的玩具、书籍等等。家长做到不包办代替的同时,还有及时赞美和鼓励孩子。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守护孩子的好奇心

        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而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作为家长应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对新事物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支持孩子从自己的想法出发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保持积极的学习动力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些书写前准备,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尝试建立数学概念,试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让孩子自发地感受到学习能给自己带来很多有趣的东西,拥有积极学习的动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专注力、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入学后必不可少的,家长可以在日常沟通中鼓励孩子学会倾听、主动思考。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同时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活是一个新的起点,意味着孩子们即将展开人生一段新的旅程。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让我们家校携手共育,相信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将在马鞍山市实验小学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和美少年,让我们共同静待花开!

阅读 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