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环境下初中语文技术支持下的课堂导入案例

小腳吖吇
创建于2022-09-14
阅读 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案例描述


       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他们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是他们身上有着引人向善,积极地面对生活的优秀品质。这些平凡人就在学生身边,学习这篇文章既能让学生内心受到触动, 又能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到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的优秀品质。在讲授本课时适当地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合理有效的改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技术工具


  1. 利用101教育PPT、网页、酷狗音乐等工具,将音频、图像等融为一体,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通过问卷星等工具,对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等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能及时的调整课时目标。
  3. 利用101PPT中的计时器工具更有效地督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画笔、聚光灯等工具丰富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调,活跃课堂氛围。
  4. 通过问卷星设计问卷,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效果,课后检测等都能进行及时准确的反馈,为下一步的教学安排提供便利。
  5. 利用101教育PPT中的评价工具,通过选取各类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实时的跟踪与评价,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6.应用各类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如在全国教师公共资源基础服务平台搜集习题集或使用101PPT内的练习与测试,让学生通过丰富、有效的练习达到巩固训练的目的。

技术应用描述


  1. 演示文稿改变了以往的说教形式,能直观形象的说明课堂教学流程、呈现关键知识信息、整合呈现多种媒体素材等,而101PPT中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更能使课堂精彩纷呈。
  2. 通过图片、音频等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能够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数学课堂带来更多的乐趣,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通过选取有效的评价工具,实施有效的进行跟踪评价,即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实践成效


       七年级的学生在情感认知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往往由于缺少情感素养的培养,大多数情况下显得比较麻木,很难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仅局限于以前单一的说教式,那么学生的精神品质就很难养成。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像老王这一类人身上所具备的善良品质,也为了学生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们在选择常规教学手段的同时,恰当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增加整堂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采取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反思


       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多种技术工具的支撑,趣味、灵活多样的课堂,让学生都能活跃起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但是由于农村学校网络建构比较老化,网速较慢,电子设备匮乏等多种因素,再加上孩子对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授课过程中教师操作频繁,等待时间过长,对课堂效率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以后的教学中希望农村的基础设施能得到更好的改善。对自己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勤实践,做到尽可能的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1.教学设计:http://q.yanxiu.com/upload/viewResource.tc?resId=13455371

2.教学课件:http://q.yanxiu.com/upload/viewResource.tc?resId=13455372

3.教学反思:http://q.yanxiu.com/upload/viewResource.tc?resId=13455370

4.课堂实录:https://www.aliyundrive.com/s/FUTJLmY9LM2 


    

阅读 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