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愉悦童趣时光 - 欢乐 小清晰 温暖 假期-(春游)
龙湾乡中旧教学点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童心阅读,快乐成长——龙湾乡中旧教学点开展“每周一诗”活动(第十二期)

创建于03-12 阅读346

       春暖花开季,阅读正当时。阅读是一种共享的快乐。在这里,古诗成为了孩子们阅读的伙伴,与他们一起分享阅读的魅力。我们学校致力于引导孩子们走进书的海洋,感受阅读的乐趣。通过这样的丰富的诵读活动,让阅读变得更加有意义,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了陪伴与关爱。

一、作者简介

二、诗歌原文

       《寻隐者不遇》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白描无华,情真意切,言简义丰。

三、古诗译文

       在松树下向学童询问他师傅的去向,他说师傅到山里采药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山里,但山中云雾缭绕,他也不知道具体所在。

四、古诗赏析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经典作品,以下是对它的赏析:内容理解:全诗以“寻者”与“童子”的问答展开,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地点为松下,人物是寻者和童子,直接切入主题,表明寻者前来拜访隐者。童子回答“言师采药去”,告知寻者师父上山采药了。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进一步说明隐者就在山中,但因云雾缭绕,不知具体位置。艺术特色:采用寓问于答的手法,仅记录了童子的回答,寻者的问题全被省略,但读者可从童子的回答中想象出寻者的多次询问,这种留白手法,使诗歌简洁而富有韵味,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诗中未直接描写隐者,而是通过苍松、深山、白云等自然环境,以及童子的回答,侧面烘托出隐者的高逸、神秘形象,也体现出隐者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

五、诵读欣赏

朗诵者:韦景元 唐丽媛

00:23

朗读者:一年级全体

00:23

      读书点亮梦想,知识照亮人生童年是最美好的岁月,童书是最美妙的种子。引领儿童共读一首首诗,就是在他们的童年播下一粒粒最美妙的种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遇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一首古诗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撰稿:潘亭利

审核:韦    克

阅读 3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