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研究重点项目中期总结会顺利举行

沈老师
创建于02-21
阅读 3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深入推进海南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有效应用,总结阶段性实践成果,凝聚各方智慧推动项目后续发展,海南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研究重点项目中期总结汇报会于2025年2月21日下午在海口市英才滨江小学视频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项目校代表,共同为海南智慧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

会议伊始,主持人李金铭老师向参会人员隆重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评委。

刘清杰老师,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语教研员、正高特级教师。作为海南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第一批专班成员,刘清杰老师在小学语文教育及平台应用方面有着深厚的专业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王显宣老师,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信息技术教研员。王显宣老师长期专注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领域的研究,为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曾桂琴老师,海南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专班成员。曾桂琴老师凭借其在平台应用实践中的深入探索,为本次会议带来了专业的视角和宝贵经验。

此外,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项目的八所兄弟校代表也齐聚于此,共同参与这场教育盛会,为会议注入了多元的思维与活力。在此,特别感谢海口市英才滨江小学阙平校长,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议程安排紧凑且充实,首先是项目校中期汇报环节,海口市第25小学、海口市美灵小学、海口市第三十一小学、琼海市博鳌镇中心学校、海口市琼山第二小学、海南华侨中学、海南华侨中学新埠学校、海口市城西小学、海口市英才滨江小学这九所项目校代表依次登台进行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各项目校代表围绕智慧教育平台在本校的应用情况,从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梳理与展示。有的学校借助平台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有的学校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精准诊断,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展现了各项目校在智慧教育实践中的创新成果与积极探索。汇报结束后,专家老师围绕中期汇报手册以及项目校代表发言对各校课题进行了针对性点评。

王显宣老师从信息技术专业角度出发,就平台的技术应用、功能拓展等方面分享了独到的见解,为项目校更好地发挥平台的技术优势提供了专业指导。他指出,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平台的交互功能,打造更加高效的互动课堂。

曾桂琴老师全面梳理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关键要点,对项目后续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曾老师鼓励各项目校进一步强化团队协作,积极探索平台应用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全省智慧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刘清杰老师基于各项目校的汇报内容,结合自身在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对项目校在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刘老师强调,在利用平台资源时,要更加注重与本地教学实际的深度融合,确保资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三位专家的指导意见高屋建瓴、切中肯綮,为项目后续推进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有力的保障。会议最后,主持人呼吁各项目校认真梳理、深入研究专家提出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完善实施方案,切实将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落到实处,共同推动智慧教育平台在海南教育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提升海南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中期会议全程开启直播,海口市英才滨江小学利用线上平台实时呈现了此次直播的内容。实验校课题组成员通过线上平台参与其中,共同聆听了成员汇报以及专家评审。

本次中期总结汇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海南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研究重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专家的专业引领、各项目校的共同努力下,智慧教育将在海南这片教育沃土上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为海南中小学生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体验,助力海南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海口市英才滨江小学 沈晗

‍审核:海口市英才滨江小学 刘瀚霞

阅读 3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
简篇-美篇工作版

模板中心 同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