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期笃行班(齐家篇)二大组9小组第二封家书
日期:2024年12月6日
姓名:钟进杰
主题:《传统文化学习报告(五)》
正文:
尊敬的博仁老师、大爱付出的志愿者们、亲爱的第50期笃行班(齐家篇)的同学们:大家好!
这是我在笃行班(齐家篇)写的第二封家书。本篇家书继续续写《传统文化学习报告》,此是第五篇。前四篇在致知班的第六、七篇家书、笃行班(修身篇)第一封家书、笃行班(齐家篇)第一封家书。
我们继续来学习聂菲璘博士讲的“《圣学根之根》心得汇报”。
聂菲璘博士继续讲到:“再比如,《中山王厝壺》上面有一句话叫“夫古之聖王,敄(務)才(在)〔目又〕得贤,其即〔目又〕(得)民。”意思是,古代聖王最迫切的是得到賢才。其次是在于得到民心。
这里的“聖”,就是作“聖王”解。
《说文解字》解释“聖”这个字为通也。
在注解《尚书·洪範》“睿作聖”时,孔安国·传曰:“於事无不通谓之聖。”
《孔颖达疏》曰:“聖是智之上,通之大也。”也就是说,聖是通达事理,无所不通,是最高的智慧。
聖也可以引申为聖賢,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引用《大戴礼记》解释聖为“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形者。”这样的人,是聖賢人。
这是关于聖。”
个人学习感悟:聂菲璘老师能够通过“聖”这个字的解释而引经据典,令我佩服不已。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聂老师所引用的经典。
首先引用的是《中山王厝壶》中的文字说明。
中山王厝方壶,1978年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為中山三器之一。壶身文字屬三晉系。鑿刻。字身修長,線多為梭形,富有装飾性。因此受到書家的关注。此壶文字最初由張守中先生負責摹寫,并輯成《中山王厝器文字編》。後來以此書成名的書家有重慶徐無聞、台灣黄嘗銘等。(参考资料:360个人图书馆【中山王厝方壶原器銘文單字放大本】)
战国时代中山国王厝所作铜鼎与方壶。一般将其与同出的厝的嗣王(妾子)(次虫)所作圆壶合称“中山三器”。三器均有很长的铭文,记载中山国的历史,补充了文献中的缺佚。
中山王厝鼎、壶的铭文内容相似,主要是赞颂相邦赒率师伐燕而建立的功勋,并谴责燕王哙让王位于燕相子之,因为“臣主易位,逆灭违人,故身死国亡”。文献记载,当时只是齐国乘机入侵,攻破燕都。今据鼎、壶铭文,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也率师参加了这次伐燕,并夺地数百里,城数十座。齐伐燕事发生在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鼎和壶的铸造时间当在此后不久。(参考资料:360个人图书馆【「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中山王厝鼎壶】)
《说文解字》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再赘述。
关于《孔安国传》,这里主要是讲的孔安国对《尚书》的注解。所以又叫《尚书传》。
《尚书传》,旧题西汉孔安国传,冯冼思、周煦阳整理。《尚书》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记载了从尧舜到秦穆公近两千年的历史。《礼记》 记载古有左史和右史,一位负责记事, 一位负责记言。记言的文献汇编在一起就是《尚书》。人认为《尚书》有三千多篇,传说孔子晚年曾经删定《诗》《书》,《尚书》 选了一百多篇。相传孔子后裔孔安国曾得孔子壁中所藏古文《尚书》,并为其作传。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宋本为底本,校以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尚书正义(简称八行本)、阮元刻尚书注疏(简称阮本)。底本原缺《尚书序》及《微子之命》,乃据八行本校录。经文标点,一依孔传。校勘时对杜泽逊《尚书注疏汇校》、王鸷嘉 《李盛铎旧藏经传本校异》多所参考。
孔安国,字子国,西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著名经学家。孔子后裔,其祖子襄为孔鲋之弟。世传经学,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武帝时治《尚书》为博士,迁谏大夫,官至临淮太守。相传他曾得孔子壁中所藏古文《尚书》,是古文尚书学派的创始人。都尉朝、司马迁等从其受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尚书传】·引用资料来源:[1]尚书传·中国权威的出版物数据服务平台(PDC);[2]《尚书传(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旧题)[西汉]孔安国 传 冯先思 周煦阳 整理)【简介·当当图书】)
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皆汉以前的小篆写成。孔安国识读,并为之作传; 又为《孝经》作《古文孝经传》,还著有《论语训解》。(参考资料:360个人图书馆【古文孝经孔氏传 作者:孔安国】)
《孔颖达疏》古文,孔疏与郑笺的关系。简单的回答是:唐人 孔颖达 作疏对郑笺只是解释而不是修正。
注与疏是不同的概念。解释古书意义的叫注,“注”有传、笺、解、章句等名。对注文进行疏通解释的叫疏,“疏”有义疏、正义、疏义等名。为什么有疏?因为:1,古注往往较简略,有时意思不够明显;2,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后人有时不但读不懂古书,而且连旧注也不懂,因而需要对旧注再加以解释。这就是中国古籍注释中的“注而又注”的现象。注与疏的关系有三:1,先有注后有疏;2,疏是对注的疏通,是进一步解释和发挥;3,疏不破注(这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即,疏只是以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解释发挥,但不对注进行纠正、反驳。为什么?由于学术的发展和学派的产生,读书人渐有门户之见,做学问或从师,讲究守家法,注意学术源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颖达疏】)
《论语正义》是由清代经学家刘宝楠和刘恭冕撰写,于同治五年(1866)刊刻发行。
刘宝楠(1793~1855),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曾任直隶文安、宝坻等县知县。他研究《论语》,推崇郑玄的汉注,认为晋何晏的《论语集解》“去取多乖,义蕴粗略”(陈立诚:《论语正义叙》)。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宋邢昺的《论语正义》“未能发明,末学肤浅,于微言大义既无窥窃,于典章训诂、名物象数复多盖阙”(同上),故仿焦循的《孟子正义》例,作《正义》一书。依《论语》20篇各自为卷,因《八佾》、《乡党》涉及当时礼乐制度较多,各分2、3卷,末附何晏的《论语序》、《郑玄论语序逸文》1卷,共24卷。刘氏的《正义》对汉唐以来诸儒有关训释,不守一家之言,不专己学,择其善者,广证博引。又据清代经学研究成果,对皇、邢注疏中的错误进行了纠正。他反对魏晋学者崇尚空谈,宋明学者空言性理的学风,其书解说经义,证明典章之文,务于实事求是,折中大体得当,是经学中价值较高的注疏。该书道光八年开始撰写,咸丰五年(1855)即将完成时刘宝楠病卒,其子刘恭冕继续完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正义】第三个义项·资料来源:[1]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儒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348)
《大戴礼记》由戴德(公元前一世纪)而得名,戴德是后仓(公元前70年在世)的四位弟子之一、后仓在公元前一世纪创立了立于学官的《仪礼》传授学派(参见《礼记》)。(参考资料:360百科【大戴礼记】·资料来源:古籍大全·大戴礼记_《大戴礼记》https://guji.m.supfree.net/jiaohua.asp?id=97693)
此致
敬礼
钟进杰鞠躬敬上
2024年12月6日
期待明天余涛老师家书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