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舞台上,青年教师是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新生力量。祁阳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积极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助力工作室成员祁阳四中的唐富荣老师和祁阳二中的邓欣老师参加11月26 - 28日在祁阳二中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工作室的指导如同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工作室帮助青年教师深入解读教学目标,明确每个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教学技能,通过分享教学经验、磨课等方式,让青年教师在正式比武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设计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帮助青年教师设计了合理的教学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紧扣主题,层层递进。特别强调了实验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如模拟褶皱岩层形成过程、溶洞探险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强调了教师仪态的重要性,要求青年教师在课堂上保持自信、亲切的形象。
工作室在赛前为两位青年教师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涵盖了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心理调适和比赛准备等多个方面。这些指导不仅帮助青年教师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唐富荣老师在《喀斯特地貌》的教学中,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展示,迅速将学生带入喀斯特地貌的奇妙世界。这一节内容主要围绕喀斯特地貌的定义、类型、成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展开。教学设计流程清晰,从定义与成因入手,逐步深入到地面喀斯特景观、地下喀斯特景观的详细介绍,最后探讨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首先通过引入喀斯特地貌的定义与成因,为学生打下理论基础。随后,通过展示地面喀斯特景观(如溶沟、石芽、石林)和地下喀斯特景观(如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喀斯特地貌的奇特与美丽。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和特征。
在探讨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时,以桂林地区为例,分析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如气候、地质、水文等因素。通过具体实例的解析,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形成人地协调观,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邓欣老师在讲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时,以清晰的逻辑结构展开教学,通过四个探究任务,层层递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在“褶皱的形成”环节,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一,学生结合示意图和模拟实验,直观感受褶皱岩层形成的过程,理解褶皱的成因和特点。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在讲解背斜和向斜构造的判断时,结合了大量生动的实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地质构造与地貌之间的关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在“外力作用对褶皱地貌的影响”探究任务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分析褶皱受力情况,理解外力作用如何影响褶皱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加深对地表形态变化的认识。
最后,通过“合作探究褶皱的实践意义”探究任务,学生分小组角色扮演,分析不同任务的选择位置及原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评课环节
祁阳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志红和评委们的评课细致而专业,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意见。针对唐富荣老师的课,工作室主持人评价其教学素材的运用非常得当,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上还需要下功夫,尤其是在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部分,可以引入更多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评委们也认为,唐老师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如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喀斯特地貌在不同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对于邓欣老师的课,主持人指出,整体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和实例让抽象的地质构造知识变得直观。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教学节奏,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此外,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评委们也提到,在角色扮演环节可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思考深度,鼓励学生提出更多创新的观点,以更好地体现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在比赛结束后,祁阳四中的唐富荣老师和祁阳二中的邓欣老师作为参赛的青年教师,均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以下是她们的收获和感言:唐老师表示,通过比赛,她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技巧,如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她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管理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通过比赛,唐老师更加热爱地理教学事业,她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表示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感言:“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的不易和乐趣,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地理教学的决心。感谢工作室的指导和支持,让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邓老师表示,比赛让她更加明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比赛准备过程中,邓老师学会了如何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邓老师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需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她学会了如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出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感言:“这次比赛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技能,还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感悟。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热爱这份事业。感谢工作室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和提升自己的平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教学比武活动,无论是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还是工作室的指导以及评委的点评,都成为了推动祁阳市高中地理教学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工作室也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其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为祁阳市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