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葱葱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跟岗研修共交流,学思践悟共提升—2024年万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小学数学第一组)

创建于11-29 阅读361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

成长是最美的风景

教研活动是老师最好的成长平台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2024年11月28日上午来自省内不同地市的50名小学数学教师齐聚许昌市南海街小学聆听“图形与几何”课例展示。

在主持人洋洋盈耳的介绍下,拉开了课例展示的帷幕。

首先是张亚平老师带来的课例展示《认识周长》

张老师的课很好的落实了新课标理念,设置学习活动、驱动学生不断思考,特别是课堂活动,构思非常精巧,令人回味无穷;用动画视频,让学生感受"一周",在摸一摸,描一描中体会从起点开始,再回到起点的意义,探究测量方法时,引导学生感受方法的多样性;课堂活动环环相扣,一步一个阶梯引领学生不断在学习中摘得学习成果。

第二节是卢玉楠老师带来的课例展示《组合图形的面积》

卢老师的课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宗旨,抓住了学生的认知起点,精心设计细致的数学活动,用心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学习。组合图形通过"分割"或"添补"转化成基本图形的策略,是在师生互动交流产生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的,这一探索过程即促进了学生的理性思考,又发展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最后是孙晶鸽老师带来的课例展示《巧测平面图形的面积》

孙老师首先让学生计算已经学过的长方形面积为例,让学生巩固并深化求长方形的面积就是求有多少个面积单位来进行导入,接着,以长方形面积为依托,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充分为学生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几个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把不完整的面积单位转化为完整的面积单位,最终让学生意识到剪拼的过程是建立在图形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将各种图形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学生从零散到整合的认知突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最后,三位老师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等多个方面进行说课展示。

11月28日下午,参与培训的全体学员齐聚许昌学院文科综合楼 E106教室,认真倾听教育专家张红娜的专家报告《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进》。

张红娜,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厚重课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许昌市小学教学教研员。许昌市专业技术披技尖人才;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优秀教研员。《小学教学(数学版)》2008年第12期封面人物。张老师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赛课一等奖,发表专业文章百余篇。

张老师围绕课堂教学改进的意义和建议”两个方面,结合“厚重课堂”的教育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给出课堂教学改进的具体措施,引领老帅们认真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科学落实“双减”的要求。

张老师主导的厚重课堂追求五感:情感、实感、动感、灵感、效感,突出五味儿:数学味儿、生活味儿、文化味儿、趣味儿、人情味儿。我们把它作为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一个目标,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去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关键在老师更多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要做到厚练功底、厚研教材、厚读学生、厚析课堂、厚积反思。

张老师以一节数学文化课“趣话长度单位”为例,向我们展示了课堂中“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风漾清萍之末,路成跬步之间。参训学员以饱满的热情、勤恳的作风、认真的态度参加培训学习,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教诲,领悟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学员们将以学致用,务实笃行,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为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砥砺前行。

2024年11月29日上午,全体学院齐聚许昌学院综合楼E106继续倾听教育专家张红娜老师的报告《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练习课”“复习课”》

张老师从她的思考和实践两部分展开今天的讲座内容。张老师指出好的数学练习、复习,能够让学生收获知识、掌握技能、感悟思想、积累经验、获取方法、获得启示、体验愉悦、进而生长成新的智慧。因此,要让练习、复习教学充满生长的力量,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张老师以《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为例,精彩的演示了为什么要“练习”。利用三组"判断"所引发的感悟去解决"添一添""去一去"的问题,沟通多种判断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相关"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判断,引发学生新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前后练习环节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层层推进,内在联通的。

张老师以《有关图形的面积》(复习课)为例,精彩演示了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本节课中,对基本知识的巩固张老师没有做"直白的提问":"图形的特征是什么?""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等。而是将其放在具体的数学活动和问题解决中进行了有效的梳理与巩固:在"围一围"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图形的特征;在"比一比"活动中复习并应用图形的相关计算等。本节课的设计先由"线段"围出"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围出"立体图形",这种"线﹣面﹣体"的教学思路很清晰地为学生提供了一张知识网络图,学生从中很容易地感受到知识的联系和发展。其次,在"平面图形"围"立体图形"的环节中,让学生自悟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除了体积的算法是统一的,侧面积也都可以用"底面周长 x 高"来计算,使表面积的算法之间也沟通了联系,达到了统一。

张老师短短的两节微课能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知识是紧密联系的,又是不断发展的;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有技巧的;体验到数学探究是有趣的,是有诱惑力的,是有价值的。

今天有幸争取到张红娜老师的签名,是我们专业化成长的目标,也是我们脚踏实地走下去的不竭动力。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载体,它不仅告诉我们历史,更告诉我们未来的图景,了解一座城市要从它的博物馆开始。11月29日下午,小学数学组全体学员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来到许昌博物馆。

许昌市博物馆是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许都路与智慧大道交叉口的许昌文博馆南区的一座综合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布局以文峰塔为中轴线,采用“U”字形平面建筑格局,融合了苏州园林的精巧与北方四合院的雄厚,形成了独特的仿古建筑群体。馆内展出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许昌地区从古至今的文明发展史。其中包括青铜器、陶瓷、瓷器、石玉器、金银器、碑帖字画等四百余件文物,以及汉代画像艺术的精品。特别是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以其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许昌汉画的个性特点和艺术成就。2012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9年,荣获“河南省博物馆精品陈展工作奖”和“河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2年,其举办的“自然天成入画来——许昌市钧瓷文化艺术展”被评为年度优秀展览。

博物馆的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展品背后的故事,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历史场景。

馆内以许昌文化脉络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文物和考古资料,展现了许昌的辉煌历史展览布局按照时间顺序,由远及近,拾级而上。

一楼是"许昌人"和"夏都之源"

许昌人

2007年岁末,距今10.5-12.5万年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在许昌灵井出土,是迄今为止河南省发现的第一例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也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首次经科学发掘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展厅展出10万年前﹣1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生活场景与实物佐证。

夏都之源

许昌位于颖河上游,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新石器时代龙山晚期考古工作者在禹州瓦店发现了重要城址和遗存对探寻"禹居阳翟"和"夏启有钧台之享"等早期夏都所在提供依据。

二楼则是"曹魏许都"

公元196-220年,曹操雄踞许昌25年,这里不仅是当时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曹魏集团同吴蜀抗衡的军事大本营。

三楼是"许州记忆"

许州,承继许地文明的渊源,沐浴嵩岳山川之灵秀。南北朝以来,一直为州府所在地,地方郡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然,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

阅读 3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