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芬芳   众行致远——西峡县城区第一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纪实

和和妈妈
创建于5天前
阅读 3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学为核心,教研乃灵魂。”教研是一场智慧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为了促进教师们的交流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养提升,西峡县城区第一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金晓飞副校长的组织下于11月26日下午成功开展了一场“教---学---评一致性”数学专题教研活动。

一、安排合理  重视教研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实效,教导处提前两周将本次教研活动的各项安排以全体教师会议和《教导处周工作安排》的形式布置下去,要求各级数学教师注重“每日一研”,严格对照各级课标,结合教学课题重难点,精心备课。为全体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和素养提升提供重要交流机会。

二、研思并行   实时评价

 

      首先,由金校长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流程和评分标准,特别向各位数学老师讲解了新世纪好课的基本准则: 

1.尊重新世纪教材“情境+问题串” 的展开逻辑和基本内容,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2.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越多越有可能不是一节好课, 原则上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机会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迷思和错误。金校长呼吁各位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积极践行新世纪好课的基本准则。

       同时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性,采取现场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每级最终参赛教师。六个数学教研组抽中讲课的教师由高年级到低年级的顺序讲课15分钟。同时每个年级选拔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组成评委组,打分标准是:  一档:93—95分,二档:90—92分,三档:85—89分  ,同年级评委老师不打本年级讲课教师分数,最后取平均分。每讲完一个教师,公布一个教师分数,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第一场视觉盛宴是由六年级的符爽爽老师执课的《变化幅度百分数应用题》,符老师从“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多少”入手,设计的复习题与本节课新知联系非常紧密,有效地降低了本节课的难度。在讲授新课时符老师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巧妙地引入了百分数在描述变化幅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教师讲解条理清晰,通过逐步问问题引导,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百分数增加和减少的实质。同时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以生为主体,用两种方法解决变化幅度百分数应用题,同时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引导强调“弄清两次变价的单位1的量”。最后,教师通过多样化的练习题,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学生反馈积极,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计算百分数的变化幅度,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总体而言,本节课教学效果显著,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应用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二节课是由五年级数学吕小茹老师执课的《梯形的面积》,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堂图形与几何课。在课堂上,吕老师首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重点回忆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方法。然后从生活中见到的汽车玻璃贴膜引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接着推导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汽车玻璃的面积,表达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功能。 

在推导梯形的面积的公式过程中,吕老师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复习,把推导中运用的数学思想一-平移和割补的方法再次用在梯形的面积推导上。利用旧学问的迁移,使学生很快把握了公式的推导的过程。 

在讲割补法的过程中,吕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将梯形割补成不同的图形:有沿中位线割开的,有沿对角线割开的,有沿高割开的。对不同的方法胡老师紧紧抓住梯形面积等于割补后的图形, 而割补后的图形肯定是学过的。吕老师特别重视知识行成过程,本节课看到了吕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教学技巧。 


第三节课是由四年级数学轩会景老师执课的《条形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新授课教学。轩老师从一个月的天气入手,引导生用不同方法统计天气情况吗,引导生观察总结不同统计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条形统计图的组成及画法进校重点讲解。本节课中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教学中,轩老师结合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取有用信息,逐步提高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整堂课老师不但注重培养学生挖掘数据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统计的应用价值,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关注数据本身,逐渐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推断预测,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预测,发展学生思维。

第四节课是由三年级数学秦红霞老师执课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属于数与代数的新授课教学。在教学中,秦教师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教学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时,教师没有一味地去讲计算方法,而是紧紧地联系算理,让学生在直观算理的支撑下学习抽象的算法。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视角投向竖式计算的实际情景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联系主题图,很直观、明了地理解了抽象的算理。享生学得很轻松, 理解得也比较透彻。 

秦老师同时还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有效结合。教师在教学16×3的时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调动计算方面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采用适合自已的方式和策略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再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形成自己的方法,并对自己的算法加以调整和修正,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学习乘法“原始”竖式的计算步骤之后,教师并没有立刻把算式简化,而是顺应学生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注重算法的形成过程,特别对于进位的数字写法和位置重点强调。最后,用数形结合数小棒的方法讲解进位的“一”是1个十。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把“自探提示”变成“小组活动”,设计的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

第五节课是由二年级数学胡晓阳老师执课的《认识时间》,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熟悉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几时与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分秒打下根底。

课堂上胡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钟面的具体演示引导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熟悉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 本节课难点是引导学生熟悉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并知道1时=60分。胡老师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文格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熟悉、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从动态的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的意义,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同时,非常欣赏胡老师课件制作的水平,钟面很直观地演示了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才走了一格,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直观的图片和动画演示让学生认识钟表,认识分钟。最后,胡老师通过图片展示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并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六节课是由一年级数学 郭玲玉老师执课的《10的再认识,这是一年级孩子们首次接触基数与序数,有一定的难度。 郭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课时,为了更直观地理解“1个十”与“10个一”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多种活动,如摆小棒、传递数字信息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互动交流中体验数感。同时对于难点的突破,郭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借助课件以讲故事和动画演示的形式引导大家理解“10个一”等于“1个十”,并在计数器上演示如何表示十几或几十几,让生更直观理解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最后,教师还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性。   

三、畅所欲言,互学共鉴


金校长肯定了全体数学老师的辛苦付出和精心备课,同时要求全体数学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再次深入教研所讲课题的“自探提示”设计是否合理。在此次教研活动中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分享彼此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让“自探提示”更科学、更易操作。

四、反馈指导,共筑成长路


“善总结者得其智,善分析者得其谋”。金校长就大家的交流进行现场提问,以三年级数学“小组讨论”为例,进一步明确了“自探提示”在结构上、语言上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把“自探提示”改为“活动”或“任务”。二是“自探提示”的语言更简洁、易操作。

五、专家引领,启思践行

最后,金校长从三个方面再次阐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意义。第一,对“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理解:强调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和评价三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第二,“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内涵:针对教: 教学目标应该清晰、具体,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指导教学,并为评价提供标准;针对学: 教学活动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针对“评”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努力、进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第三,“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实现的:围绕“教”--编制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形成哪些必备品格;围绕“学”--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否能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结果? 什么任务和经历能够帮助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是否有多种机会获得学习反馈以及反思自身的学习? 围绕“评”-开展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思何种任务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所学到的学习内容? 评价能否衡量学生在何种程度上取得了学习成果? 学生是否有机会选择以何种方式来展示和知道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取得的进步?

“教”途漫漫,恰似无垠浩渺之征程;“研”途如画,仿若绚丽多彩之胜景。展望未来,西峡县城区一小的每一位数学老师皆会锲而不舍、砥砺前行,如无畏之开拓者,在知识的沃野中奋勇前行;似勇攀高峰之勇士,全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仿若展翅翱翔之雄鹰,切实落实学生数学素养之发展,持续攀登课堂教学质量之新巅峰!




阅读 3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