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三优课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Z.liqin
创建于2024-11-27
阅读 6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是渡人之船,交流是乘风的帆,研课是清风几许,推我们走得更深更远。秋去冬来,江岸区三优课如火如荼进行。今天,让我们一睹我校杨光宇老师的风采吧!

一、磨课

熊建英老师、周雪琴老师、张丽琴老师参与指导

二、展示

1、引入

杨光宇老师以问题“特殊的三角形有那些?”以及“特殊的三角形特殊在哪里?”两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新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带领学生回顾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指出从“边”和“角”两个角度去探究等腰三角形,为后面分类讨论做铺垫。

2、动手实践

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尺规作图,作出等腰三角形,并回顾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例题讲解

杨老师通过两类例题,让学生从等腰三角形“边”的视角,等腰三角形“角的视角,对等腰三角形“腰”和“底”以及等腰三角形“顶角”和“底角”的情进行分类讨论,并由具体的边长过渡到边长未知的情况,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分类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知识与思想方法。在变式训练中,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题目所给条件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并利用思维导图,向学生展示当图形不确定时,可从等腰三角形“形状”的角度,将等腰三角形分为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

4、动手实践

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尺规作图的方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等腰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动点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类讨论问题,并借助垂直平分线来作出不同情况的等腰三角形,并提示学生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应做到不重不漏。

5、创新拓展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五角星问题。

6、课堂小结

杨老师从回顾了什么知识以及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两个方面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我校七年级青年数学教师参与听课。

阅读 6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