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绽芳华,研思共提升—“基于学习境脉的初中化学教学‘元指导’实践探索”课题活动

花开无声
创建于6天前
阅读 5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为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2024年11月26日上午,"基于学习境脉的初中化学教学'元指导'实践探索"课题组研讨活动和武进区第二十轮“送培上门”化学学科第三次活动在星辰实验学校举行。课题组成员及本轮送培全体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今天这节课,杨倩老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了共享单车辐条的材料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实验方法和科学理论,提升了学生对金属材料应用与防护的认识。通过控制变量法,设计了锌生锈的实验。通过分类表征、定性定量的实验方法,确定了辐条的组成。今天的实验探究不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的观察,还能够在微观层面上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本质。通过对制备方法的学习,了解矿石到金属的转变,认识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一般步骤,以及体会了古代现代炼锌技术的重要性。

       湖塘初级中学陆显乐老师评价这节课有情境、有科技、有深度、有传承。课堂以自行车辐条作情境,真实贴近生活,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测出辐条的金属成份,用压强传感器测定打磨前后与酸反应的压强变化,让学生体验科技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本堂课以书本铁为模型探究锌的性质和生锈条件以及冶炼,学生运用所学书本的知识迁移运用,从天工开物火法冶炼锌的原理分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神奇。

       礼河实验学校的王琳主任认为这堂课是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学设计精,基于实验现象的证据推理实,基于方法引领的模型建构牢,基于文化自信的学科价值好。课堂从辐条打磨前后加酸不同现象切入,实验定性定量分析辐条的成份,通过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锌生锈的条件,微型实验有创新,古法炼锌技术中锌火形成原因分析到位。

       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赵国华主任带来讲座《基于学科理解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策略》。赵主任指出教学设计应依据课标要求和各版本教材。常见的教学设计误区主要有缺乏情境主线、教学碎片化;缺乏学科思维,教学科普化;超出教学进度,教学提前化;超出课标要求,教学违规化。赵老师针对这次武进区化学评优课《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的比赛情况作出点评,指出这堂课教学设计可以设计的亮点和注意点。赵老师还带来很多这次比赛中的优秀课例。最后赵主任指出教学设计三阶段:端正态度,用好教材;跟进研究,解读教材;主题探究,拓展教材。

     本次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增进交流的机会,还学习了许多优质课的教学设计,今后老师们将在实践、反思、总结中不断积蓄能量,进一步践行新课标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能力。

阅读 5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