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校本研修】“四新”赋能话教育,学思践悟蕴真知——兴安盟红城小学校长专题讲座纪实

红小·印象
创建于2024-11-26
阅读 25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于教育改革的汹涌浪潮中,兴安盟红城小学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勇扛时代使命,积极探寻“红心教育”的前行之路。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杨金辉在参与兴安盟吴甡校长工作室北京跟岗研修活动后,携所学、所思、所悟之硕果,于11 月 22 日为全体教师带来一场深度聚焦“四新”视域下教育教学变革的专题讲座,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理念更新

教育视野“拓广度”,新潮思想“启新途”

“理念如舵引方向,视野似帆阔征程。”杨金辉校长在讲座中深入解读了国家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强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到“跟跑、并跑、领跑”的发展跨越,再到“自主、开放、创新”的教育追求,每一步都彰显着教育与时俱进的使命。

置身于“四新”视域下,教师务必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融入教学实践。杨校长紧密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阐述了课程方案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如劳动课程独立开设、艺术教育多样化等,全力引导教师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拓宽教育视野,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素养培育

教学目标“提高度”,能力提升“筑根基”

“素养为基筑高楼,目标引领育贤才。”新课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向“素养目标”转变,实现育人理念的深度转变。杨校长详细讲解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即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思维发展和价值塑造。

以数学学科为例,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现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跨越,提升教学目标的高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方式变革

课堂教学“增深度”,多元模式“育红娃”

“方式革新启智慧,课堂焕彩育桃李。”新教学理念倡导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杨校长着重介绍了单元学习这一重要途径,强调以系统思维设计教学,围绕大观念、大任务开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文学与历史的交融”,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深入探究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具深度和内涵。

评价改革

教育质量“求精度”,科学评估“促成长”

“评价创新量才俊,质量提升育精英。”新中考背景下的考试评价改革,尤为突出依标命题的重要原则以及素养立意的核心导向。杨校长指出,考试不再单纯考查知识记忆,而是注重考查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的融通及应用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以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潜力。例如,可通过精心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的方式,详细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轨迹和成长进步历程,为精准评价学生提供详实依据,进而有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用爱与责任书写的旅程。”本次专题讲座为红城小学教师们带来了全新的思考与启示。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全体教师将以“红心教育”为坚实根基,“赤诚文化”为明确引领,秉持坚定的信念和炽热的情怀,不断探索创新,将“四新”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全力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助力每一位学生绽放绚丽多彩的人生之花,向着教育的辽阔星辰大海昂首挺胸、奋勇前行,镌刻属于红城小学的教育华章。

文稿:郭   潇

初审:孙佳妮

复审:陈   颖

终审:杨金辉

阅读 25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