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主 编:翟厚岚 高 翔 包翠霞
编 委:范青林 吴 宾 王 奎 张兴颂 刘宪琪
本期简报制作:翟厚岚 吴 宾
为了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质量,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2024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高中物理省级专家现场跟进指导活动于11月21日-24日在青岛胶州实验中学举行。11月23日上午,部分学校教师代表进行了创新实验展示,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学探究核心素养,以及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的关键能力。本阶段会议由省指导专家刘宪琪老师主持。
淄博第十一中学的徐晓利老师分享了描绘静电场的探究实验。徐老师设计了三组描绘静电场的实验教具,使得抽象难懂的电场线、等势线等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了素养育人。徐老师选用氖泡、日光灯管的亮暗、烛焰偏转方向对静电场进行了定性的描绘,利用多个恒压电源、水槽、铜管等结合信息技术对模拟的不同电荷静电场进行了定量的描绘。
潍坊市学校的王秦老师分享了《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创新实验教具。王老师把针管甩墨水与砂轮打磨铁片巧妙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特点,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物理概念。同时,王老师还对一般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演示实验器材进行改进,让实验更加方便、直观。其先进的设计理念能启发学生拓展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具有引领意义。
东营市第一中学的季海宁老师分享了探究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实验,季老师通过在教学中发现实验装置存在问题,针对问题,不断查阅资料、尝试改进创新,最终制作出了这套光电效应规律探究仪。该装置操作简单,效果明显,适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规律,并且可以采用传统的描点作图和传感器作图相结合,应用场景广泛,更具推广价值;自制拓展实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的乔运转老师分享了“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实验改进。乔老师从“便于学生观察”、“帮助学生判断”、“解决学生迷思”三个角度提出了该实验的改进思路。首先,用阻抗较大的数字多用电表代替传统的指针式电表,使放电现象更易观察;其次,引入用激光雕刻机雕刻电流-时间图像的方法,把电容器的电量关系转化为被雕刻图像的质量关系,解决了传统电量测量方法耗时长、误差大的问题;最后,用不含电源的钟表接入电路来记录电容器的放电时间,解决了电容器放电时间计时不准的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的田丽丽老师分享了通过探究通电导线的受力因素得出磁感应强度这个实验。该实验的创新点在于把教材上定性的实验设计转变成定量的实验结论。目的是得到F、I、L的定量关系,并用F与IL的比值定义磁感应强度。利用灵敏电子秤突破了实验的难点--导线受力大小的测量。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清晰准确地获取实验数据,借助表格及图像展示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能充分激发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充分体现了高度的参与度,能让更多的学生深度参与到实验中来。
青岛市城阳区实验高级中学的王开乐老师分享了原创创新实验“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王老师对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的传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传统实验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现象直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缺点就是不能实现实验数据的任意化,且探究的过程过于简单,算是个半定量实验。王老师不仅仅对实验装置本身进行了创新,更是重新设计了整个实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定性的感知、半定量的研究以及不断改进设计实验定量的研究影响向心力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使该实验更符合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的郑美昕老师分享了圆周运动这一单元的实验设计,郑美昕老师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创新性地利用易于获取的原材料,如:电机、手机、木板、砝码等,设计了一套圆周运动组合教具,将圆周运动这一章的实验内容整合到了这一套教具中来。使用手机phyphox软件内置向心加速度功能,结合蓝牙传屏技术,把课本上定性粗略的演示实验,改进为定量精确的探究实验,这一改进使实验现象直观,数据可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此外,有关生活中圆周运动演示实验的融入,将抽象的物理模型可视化,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省指导专家范青林老师对七位实验展示教师的创新实验做作了精彩点评,表扬了其中的优点。同时,范老师从实践层面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做了系统性指导。
在会议的间隙,很多参会教师俯下身来,与参与展示的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交流。
我有幸参加山东省高中物理省级专家现场跟进指导活动,本次培训站位高、立意新、覆盖广,专家报告和现场展示有机结合,切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紧跟“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景不成题”思路。大单元案例展示、实验创新展示、信息技术融合物理教学展示三大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角度新颖,精彩纷呈,生动的实例和精妙的设计让人叹服!叹服物理教师的智慧、叹服物理教学的多元、更叹服物理世界的精彩!整场活动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会积极向专家们学习,把本次培训所学、所感、所悟应用到今后实际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不断进步,成为学生物理成长的引路人。
——青岛六十六中 潘文月
感谢翟老师提供的机会,使我可以向那么多优秀的专家和同行老师们学习。回顾这段经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实验创新的启示,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和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产出基于学生理解的教学设计。在创新实验分享环节,我提出了一个在实验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天下午就有一位老师通过GeoGebro软件模拟了我的实验,帮我做出了解释,这使我印象深刻。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丰,也期待下次学习的机会。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 乔运转
在本次培训中,我领略到了物理实验创新的无限魅力。七位老师都展示了精彩纷呈、别出心裁的实验设计,突破了传统实验的局限,从全新的角度去探究物理原理。这不仅加深了我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深度,更让我认识到创新思维在物理学习与研究中的关键作用。它鼓励我们大胆质疑传统,勇于尝试新思路,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时突然点亮的一盏明灯,为解决物理难题提供了更多可能。
同时,老师们对实验细节的把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让我深受触动。一个小小的实验环节,可能需要反复测试、调整无数次,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使我学习到: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在物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刘潇涵
这次创新实验观摩学习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让我收获满满。 首先每个老师分享的实验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创新实验方案以及教具的反复改进和制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对于学生而言,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问题和挑战,整个实验过程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学生参与实验的改进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面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学会理论分析、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更能提高核心素养,对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宋佳玉
11月23日上午在胶州市实验中学举行了山东省物理创新实验展示活动,令我眼界大开、感触颇深。一个成功的创新实验案例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用心思考并发现问题,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进,最后得到的成果,它经得起科学与时间的检验。我也意识到实验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验的地位也可能在高考评价中逐步提高!
——青岛一中 耿家琪
观看了几位老师的展示获益匪浅,每一位老师对教学器材的改良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时间,期间还有团队的合作和协调,每一项的改良都凝聚了团体的智慧,王秦老师的对静电场性质的研究别出心裁,通过奈泡板的发光间接的展示了电场强度的变化,让抽象的电场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特别是对电势的测量,仪器设备简单低价,采用日常的材料制作出对电势测量的仪器,别具匠心,既有个人的付出也有团队的协作,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科学的趣味和奥妙。通过学习我找到了教具改良的方向和动力,即:要从生活中去发掘,变平凡为神奇。
——胶州四中 郭绪涛
上午,倾听了优秀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分享,感受非常深刻,现在的实验创新和我们的技术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是各种现代化的各种信息技术影像软件,多位老师都提到了手机物理工坊,再一个就是涉及到通用技术,如激光雕刻、3D打印等。在我们自制教具或进行实验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要依托于教材、课标,其次,要积极地运用好现在信息或通用技术,为我们的创新实验或者教学赋能。实验教具除了考虑器材的集成性之外,还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让现象易于观察,操作尽可能简单。
——胶州四中 赵婧雯
通过参加高中物理创新实验和自制实验教具的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激发了我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创新思维。
首先,培训让我认识到,物理实验不仅仅是验证理论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教具,我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物理现象,这让我对物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自制教具的过程让我意识到创新并不遥远。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如何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和简单的工具来制作教具。这些教具虽然简单,但它们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这次培训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期待。我计划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和制作中来,让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我也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胶州四中 王慧
11月23日上午的创新实验展示,令人获得感满满,几位主讲老师分享的创新实验直观、生动,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有非常高的可视化效果,也充分体现了主讲老师们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善于思考,给学生们传递的是一种执着而求实、求真的精神。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实验探究的完美结合,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的难度,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信。物理学科的学习,本就应理论推导和实验探究两条腿走路,今天的培训,我获益匪浅,今后的教学中,我定会向专家老师们学习,将实验探究式教学深深嵌入每一个单元中。
——胶州一中 张奎锋
今天有幸聆听了几位老师带来的高中物理创新实验讲解和展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虽然各位老师的创新实验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拥有着对实验探究和创新的的满腔热情。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实验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更是激发学生产生科学兴趣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摇篮。实验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少老师都要经历四五年的持续研究和不断改进创新,同一种实验器材都要经过好几次的更新换代才能成功,正是老师们的这种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对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理解的更加通透,在创新实验教学中,老师们还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参与实验仪器的改进,不仅培养了他们将理论融入实践的能力,更加深了他们对物理的理解和热爱,这种经历也将会对他们的未来学术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胶州一中 翟瑞芳
有幸听了几位老师关于实验教学的报告,实验教学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在实验教学中,老师通常会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等步骤,来探究科学原理、验证科学理论或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几位老师的实验教学,都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服务。教学方法可能各有特色,但都旨在通过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胶州一中 王倩
今天上午的培训内容精彩不断,惊喜连连。首先,徐老师通过展示静电场的五个探究实验的展示,以及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据,并提出实验改进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给我们的静电场的教学设计有了更多新理念,引起我对教学多样化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们对教材有了新的认知。
潍坊北辰中学王秦老师展示的《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创新实验探究的研究,提出现代教学,要成为教学的大先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自制教具,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一次次自制教具,改进教具,让我们的教学感悟有光。
季海宁老师的《光电效应探究显示仪》和乔运转老师的《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让我们的电学教学增添更多的光彩。两位老师从现有仪器的缺陷,提出思考和改进的方向,通过一次次尝试,完成三代的更新和完善,试实验效果明显,可以通过实验教具探究光电效应的规律,更换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得到不用的的饱和光电流,通过传感器,分析发生光电效应是,遏止电压与光强和频率的关系。通过传感器做图像,得到不同光强和不同频率的光,对比效果明显,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光电效应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拓展实验,学生实验,实现光信号的传递,光电通讯,报警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季老师的思考:寻求探究不同材料的,实验器材小型化的改进方向对我们高中老师的教学会引起一些些的启发和激励,乔老师的改进实验装置,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使实验现象和数据展示更直观。
总之,上午的探究实验学习,各位老师的精彩展示,给我们一次次的震撼,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
—— 胶州一中 王妍
202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