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这是我记忆中唯一能记起初中时校歌中的两句歌词,至今都为写歌的老师骄傲。最近的记忆却也大不如从前,想着趁着现在还有这记忆, 写下童年关于看皮影戏的欢乐时光。依稀记得小的时候每逢过年或者哪家有红白喜事在县上、乡镇总会有皮影戏的演出,那时小小我总喜欢坐在父亲的肩头,一览无余的看着那黑白布景,听着老艺人那沙哑的嗓音驰骋在星空中,他们的声调刚柔兼济、典雅清丽、 细腻委婉,演征战戏激昂刚健,唱悲苦戏则凄婉缠绵。而我总是期盼光影交错的布幕上出现扭打成一团的皮影小人。这一切都成为我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直到前一阵看到《孙子从美国来》这部电影,我欣慰的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忘记了我们的华县皮影这古老的民间艺术。
总喜欢看着怀抱月琴,手挑皮影,在幕后的灯影里,用柔情的碗碗腔演绎人生沧桑的皮影戏,细吟唱;吃碗面,抽口旱烟,在透亮的白幕上,用跳动的精灵将古朴的梦想释放的得五彩缤纷。从四千年前到21世纪的今天,华县皮影,借光显影,穿越人生,穿越古今,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堪称是一颗秀美的珍珠,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魅力。 我们这一代或与是小时候最后一批享受如此美妙的民间艺术的孩子,现在的儿童又有几个在漆黑的夜晚搬着小凳,观看皮影戏的经历,他们或许只会坐在温暖舒适的家里看着电视,玩着ipad吧。
记于2017年
附: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有“中华一绝”的美称。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皮影造型优美,人物个性特征明显、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并被其他剧种移植、改编搬上舞台,久演不衰,为陕西的戏曲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组成,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可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在广阔的农村扎下牢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