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倾听,但不止于倾听——广昌县第六幼儿园“一对一倾听”专题教研活动

🌟An娜🍀
创建于前天
阅读 2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倾听花开的声音

                                       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

                                           倾听流水的声音,

                                         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

                                            倾听儿童的声音,

                                         我们能走进儿童的世界......

         如果说游戏观察是了解孩子的一扇窗,那么“一对一倾听”则是另一扇神奇的窗,透过它,我们可以更全面的发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更深刻、准确的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一对一倾听”该如何开展呢?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倾听呢?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一对一倾听”的意义。

                                   童声稚趣·“听”儿童心语

       表征不是一个名词,它更是一个动词,是儿童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种编码系统。幼儿表征是指幼儿使用大量的图象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图形表征是一种纪录和记忆,是幼儿一种更具认知性的参与,是幼儿通过自己独特的图形、符号对自己思维的记录表达。

                        

       从孩子的绘画表征、孩子的表达中,我们也慢慢地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发现更多游戏故事,也更加全面的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童声稚趣·“读”儿童心语

        通过教研主任曾秀秀老师组织的破冰游戏“你猜我画”,引出了今日的教研内容“什么是幼儿的表征?”“分析探究幼儿园里的表征。”基于“表征”和“一对一倾听。”“教师如何做好一对一倾听。”

       走进每一个儿童的心灵,了解每一个儿童当下的经验、兴趣、需求。

       教师如何做好“一对一倾听?”我们必须有一颗慧心,思考判断怎样的一对一倾听需要记录。在儿童游戏后生活中所组织开展的集体活动,我们可以用音频的方式转成实录,然后在孩子午休时我们可以将活动中一些儿童有价值的表达复制保存到他们个人的成长记录里,如此,同样也可成为教师支持儿童做科学决策时需要的有力研究资料。

                                童声稚趣·“解”儿童心语

        在活动过程中教研主任曾秀秀老师组织教师们“一对一倾听”实践以幼儿的角度,将图片当中幼儿做的一件事情进行“一对一倾听”记录。 通过实践让教师了解“倾听”并非一个简单的技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态度、倾向问题。

        活动的最后,副园长张丽华对本次“一对一倾听”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希望教师们学会如何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情和语言,深入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把握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这种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

阅读 2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