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在问题设置、呈现形式、编排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教学该如何展开呢?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呢?为此,11月24日,西马坊乡中心校理科教研组开展了以“小学数学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看出真实情境、真实事件、真实问题成了落实核心素养的一个路径。

谢雪钰老师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问题情境”,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明确数学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表征问题。例如:相关连线、画图呈现、分类列表、分组排列、实物模拟、构造模型等。最后要注重数量关系分析的指导。分析数量关系是从“数学问题”到“用数学方法解决”的“桥梁”。在学生用一定的方法表述问题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有关信息,分析已知数量之间、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运算的意义来选择算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潘俊凤老师认为,第一要理解问题,利用多读几遍题目,提取关键信息,明确问题的目标。第二要选择合适的策略,比如行程问题可以利用画线段;总价售价问题可以把题目中出现的名字改为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更有研究的兴趣;搭配问题(三种书分给三个人,有几种分法)可以采取角色扮演。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采取小棒、积木的添加和减少来直观展示运算过程。第三是按照所选的策略解题:若是画图策略,根据所画的图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计算;若是列表策略,就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来寻找规律或进行运算。第四要检查答案,重新计算或者逆运算来检查答案是否正确,还要看答案是否符号生活实际和题目情境。


王俊老师认为要深刻理解问题情境,要从真实情境中挖掘关键的数学信息,确定哪些部分和数学有关;建立数学模型,学生要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建立相应数学模型;解决了数学模型后,学生需要对解答进行检验,以确保解答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检验答案有多种方法,有代入原问题、逻辑推理、实际操作等;拓展应用,在学会用数学模型解决了实际问题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展应用,将数学模型应用到其他实际实际问题中。


王萍老师认为,第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通过问题发现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例如,在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同桌互说等方式,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寻找解决方法。第二鼓励创新思维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提出多种解题方法。例如,在解决一个应用题时,学生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探索不同的解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第三注重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 :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并获取一般的方法和策略。



郭建英老师认为,首先要深入了解情境,要仔细阅读或听取问题的描述,确保对问题的背景、条件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要识别关键信息 ,从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如变量、参数、约束条件等。根据问题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建模。然后执行求解过程 ,按照选定的方法,逐步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计算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最后要验证解的正确性,求解后,要对结果进行验证,确保解符合问题的条件和要求。这可以通过代入原方程、检查解的合理性等方式进行。



苏新慧老师认为,首先引入生活实例,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其次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如工厂、农场、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感知和认识。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最后可以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朱慧娴老师认为,第一要确定问题类型,是属于四则运算问题,还是几何图形问题亦或是有关价钱、行程还是分配问题。第二要明确数量关系,如行程问题,就要想到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第三要建立数学模型,将真实情境简化为数学表达式。如在分配问题中,把物品总数除以人数得到每人分得的数学模型。第四,在检验时代入情境中进行检验,如计算得出购买商品花费金额,要检查这个金额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否符合题目中给出的促销规则。第五,对问题进行转化,帮助学生将情境问题转化为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第六,可以利用学生合作,师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


王福荣副校长全程听取并认真记录了老师们的观点,在肯定了老师们的观点之后,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了以下几点看法:(1)情境是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对于我们现阶段所处的地域环境,现实与课本之间是有差距的,即要求教师要学会把课本情境化与真实情境化联系好和转化好。(2)解决问题时审题很重要,通过阅读提取信息,逐字逐句多读几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3)寻找解决方案,前提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教师切记不能大包大揽,个人无法解决的,可进行小组合作,进而小组间交流。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方法,还可进行方法比较,哪个方法更快、更准、更省事。(4)具体手段:数学模型、画图、列表、角色扮演。经历此过程,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有更深刻的体验,这样在运用时能切实感受到理论依据的由来。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把过程设计好,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深知,每一次教研的深入,都是对学生未来的负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们携手并肩,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共同书写教育的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