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流芳,浸润师心——《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阅读分享

吉翔安慷
创建于2024-11-25
阅读 2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阅读是一种美好的遇见,阅读更是每一位班主任成长的必经之路。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赋能班主任专业发展,临漳县吴璐璐名班主任工作室举行了读书分享活动。

书籍简介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服从指令的孩子,也不是培养为了得到奖励才肯去做的孩子,而是要通过强化孩子的内部动机,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自觉主动的孩子,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与人交往,都能在没有成人督促的情况下,做着恰当的事情,他们所做的事,完全是受到自主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为。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呢?肖平老师在《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中给出了答案,书中从性格培养、意志力锻炼、情绪管理等多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阅读分享

吴璐璐老师: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家长、老师从多方面用心引导与耐心陪伴。自觉主动的品质对其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助力他们在学习、生活等各领域更好地发展。

书中要点与启发

1.设定明确目标:书中强调为孩子设定清晰、可实现的目标很关键。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将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孩子能更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每完成一个小目标还能收获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主动去完成下一个目标的动力。

2.给予自主空间:要允许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做决定,像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安排周末的阅读时间等。不能对孩子干涉过多,以后要学会适当放手,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逐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从而变得更加自觉主动。

3.建立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能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比如给予大大的表扬和肯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重视。但要注意激励不能过度,不然孩子可能会只为了奖励而行动,而非真正自觉主动。

4.做好榜样示范:家长、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深远。如果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做事拖拉、缺乏自律,很难要求孩子做到自觉主动。所以要时刻以身作则,比如坚持每天阅读、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影响。

郭丽丽老师:

如何培养一个自觉主动的孩子,是每一个父母和老师很重视也很头疼的一个问题。读完肖平的《如何培养一个自觉主动的孩子》,我的感触和收获很多。

‌建立良好的沟通‌: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鼓励和支持,避免过多的监督和压力,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非负担。

‌设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可行的计划,并督促孩子按照计划及时完成。计划需要循序渐进,不可一味求成,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变化和进步的地方,要及时给予精准赞扬。为孩子设定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目标,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和成就感。

‌培养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饮食和时间管理习惯,这些习惯对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奖励和表扬‌: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和努力,给予适当的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通过探索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孩子,例如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避免懒散和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培养一个自觉主动的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成功并快乐的美好人生。

甘利敏老师:

阅读肖平老师的《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后,我深刻体会到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书中强调,家长应以身作则,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不妥协、不逃避,通过明确告知孩子选择的后果,帮助他们建立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时,可以引导他们去自己的房间哭,而不是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此外,书中提到,不论何时都不要给孩子贴“坏的”标签,以免摧毁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还强调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通过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世界,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的来说,肖平老师的书为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耐心和长期的陪伴,家长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影响‌。

付炜老师:

读完这本书,除了能有效解决孩子学习力的问题,它还给了父母可以做好家长的信心和思路。我体会到做好父母的关键是爱,做好家长的关键是会教育,好的亲子关系是互相陪伴,共同成长,家长和学生互成终身学习者。

总之,我感觉读了这本书后,受益颇多,让我知道了如何成为一名好母亲好老师,同时也对我以后的教学起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不断地去重温这本书,不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教育理念。

安钰璐老师:

肖平的《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一书,让我深受启发。书中,肖平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自觉主动的性格。

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孩子的外在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成长动力。通过引导孩子制定目标、管理时间、培养兴趣,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同时,我也意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智慧。只有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真正自觉主动的孩子。

李鸿婧老师:

阅读肖平老师的《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后,我深刻体会到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书中提到,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不仅适用于孩子,对家长自身也有很大的启发。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自觉主动的行为不仅仅依赖于兴趣,更需要良好的情绪管理和明确的目标感。家长首先要做到自觉主动,然后才能引导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

总之,《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不仅提供了实用的教育方法,还强调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理解和应用书中的策略,家长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走向自觉主动的道路。

王娇娇老师:

阅读《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一书,我深受启发,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理念,还通过具体案例和实用方法,指导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首先,书中强调家长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他们会不自觉地观察并学习父母的行为习惯。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出积极、主动、负责任的态度,这种示范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次,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积极强化来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当孩子表现出自觉性和主动性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的价值和快乐。这种正向的反馈机制,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进而更加自觉主动地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最后,我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温暖和支持,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是相通的,家庭教育的良好模式同样可以指导我们老师的日常工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去理解和尊重孩子,如何用心去引导和陪伴孩子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觉主动、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何奇老师:

在阅读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这本书后,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仿佛经历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理念的深刻洗礼。这本书不仅为我揭示了培养孩子自觉性的重要性,更提供了一系列实用而富有洞察力的方法,让我对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书中强调了自觉性作为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觉性不仅仅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更是他们形成独立人格、积极主动面对生活挑战的基础。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孩子习惯与品质的塑造者。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就是在为他们的人生铺设一条坚实而宽广的道路。

梁敬霞老师:

阅读肖平的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孩子的真谛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明确指出,教育的目标绝非培养出盲目顺从的孩子,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学会自觉主动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书中从性格培养、意志力锻炼到情绪管理等多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身为班主任,我们应以身作则,学会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避免给他们贴上不必要的负面标签。这本书不仅传授了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更促使我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激励我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领航员,引领孩子走向更加成功与快乐的人生。

晋云飞老师:

肖平的《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智慧和启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一味听话、服从的孩子,也不是培养为了得到奖励才肯去做事的孩子,而是要通过强化孩子的内部动机,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书立足于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性格培养、意志力锻炼、情绪管理、思维训练等,指导我们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其心理免疫力。我相信,通过借鉴书中的方法,我将更好地帮助孩子走向自觉、主动、健康快乐的人生路。

杨彦霞老师:

阅读肖平老师所著的《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这本书,对我而言既是一次学习,也是一次自我反思的过程。

肖平老师强调,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并非易事,它需要父母具备理智的前提。这一点我深表赞同。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以身作则,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切勿急于求成。过度的溺爱和严厉的命令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书中提到的“别给孩子贴标签”,这一点也触动了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时为了图一时方便,可能会不自觉地给孩子贴上“聪明”或“努力”的标签。现在想来,这样的行为可能会限制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应该被鼓励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而不是被固定在一个既定的框架内。肖平老师提倡的“父母要做好领航员”,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不仅仅是权威的制定者,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并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用幽默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并纠正错误,把每一次犯错都视为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此外,我还深刻体会到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自信来源于父母的鼓励,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多给孩子积极的反馈,永远温柔对待他们的错误,避免在外人面前宣扬孩子的过错。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阅读这本书后,我更加明白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重要职责:我们需要耐心地陪伴孩子,帮助他们摆脱依赖,培养独立的性格;需要细心呵护孩子的正能量,让积极成为他们性格的一部分;需要做孩子心绪的体察者,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

马海瑛老师:

《用幽默的教学风格唤醒学生灵魂——读<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有>感》

    通过阅读《 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 》这本书,感触最深语句是用幽默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错误。

    幽默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绝没有人拒绝笑声。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如果经常能想到寓教于乐,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教学中,绝大多时间是在正面关教,“孩子,咱能不能做好”。“咱能不能”直间责问,有压迫感,学生不易接受,不好改正错误。

     善言易入,风趣幽默更能打动人。觉察自己后,开始培养幽默风趣风格,用生动形象的农民种庄稼方式比喻教育管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学生理解了老师教育意图,欣然接受,非常愉悦,主动改变。

    时不时在课堂上,根据教学情境,再穿插一个小故事,寓意深刻,轻松达到教化作用。同时课堂气氛也活跃,让教学工作也有了情趣,我们老师也非常高兴,生活欢乐起来了。

     做教育者,我们要用幽默去唤醒学生灵魂,激发他内在动力,从而引发他的自我教育模式,学生就会主动纠正自己的成长方向。

     关系在,一切都会有好结果。优化师生关系,做个有情趣的老师是个非常好的途径。

许艳花老师:

阅读《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肖平家庭教育的智慧。这本书以”父母的理智是前提“为开端,让家长从自我做起,端正自己地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对孩子教育分板块展开,明确所有问题都只是具体的行为问题,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多鼓励赞扬,让孩子更主动;多种方法帮助孩子摆脱依赖;陪孩子一起战胜挫折,培养积极乐观地心态;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的性格等等。书中不仅有教育理论指导,更有真实的案例再现,让读者深刻理解教育理论的同时更容易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指导教育实践。读书过程中,我不断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行为进行对照、反思,收获良多,它将指导我不断进步,带领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人生。

程丽杰老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何培养自觉主动的孩子》让我明白:

1.犯错是孩子探索世界和学习的过程,我们要温柔对待孩子的错误,并支持和耐心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决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横加指责,否则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或者抗压能力差。

2.当孩子犯错时,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3.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时,不要夸张,要就事论事,不要贴标签、戴帽子,尽量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加以引导。那么,孩子自然明确自己行为的界限。

阅读,是一场奇妙又愉悦的旅程;

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让阅读不辍,让书韵流芳

在书香中浸润心灵,在思考中遇见成长!

阅读 2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