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更好的让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在每个班级生根开花。
2024年11月20日,在樊宏铭校长的带动下,城关三中围绕“如何进行小组教学模式中的交流环节”的主题,开展了教研活动。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让小组长带动小组成员齐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c644f52f5d34613af9041a78d3335b0.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ac00dbf6a90491cbf9251b921c515b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238124ce9b84c05a8a1cf64577f53e8.png)
杨燕琴老师作为本次活动主讲人,率先分享了自己“关于高效的课堂小组”的看法。
杨老师讲:根据实际教学课堂中,小组交流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面对讨论话题,既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该如何说,结果面面相觑,鸦雀无声,局面尴尬。
2:学生借机会浑水摸鱼,大谈无关紧要或与讨论话题相差甚远的东西。
3:个别学生只想做个静的思考者,在开展小组讨论时,发现很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独立行事,不参与讨论和合作,使讨论流于形式。
4:小组内出现能力强的学生掌控小组的局面。“小权威”往往独断专行,以自己的见解代替全组的想法。当然,有些学生也是借此偷懒,不发言不思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老师认为高效的课堂小组讨论。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步骤一:精心设计好话题
课堂交流什么:①交流内容贵在“精”,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②必须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③交流学生的思维过程比交琉的结果更关键。
▼步骤二:合理分工,把握住学生参与度
小组长:重申发言任务,组织发言,确定发言顺序。
监督员:确保问题的讨论有结果,形成小组内统一的意见,并把统一的意见在组内再说一遍。
记录员:清楚记录,组员讨论有用的信息。1,不理解的地方。2,重要的地方。3,有争议的地方。
分享员:代表小组进行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
记时员:开始讨论前设置好时间。讨论结束前记时员要提醒,还有最后一分钟。
▼步骤三:扫清障碍,保证讨论顺利开展
很多老师说,讨论中总会遇到问题。那么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就要想到这些问题,就是学生们在讨论时会遇到的障碍,而且要把这些障碍“扼杀在摇篮里”!
▼步骤四:营造宽松氛围,发挥主导作用
▼步骤五:组内,组间大讨论,让观点充分碰撞
▼步骤六:总结不评对错,引导深入思考
接着申拥军主任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交流”环节进行分享。
申拥军主任认为:“在小组教学的交流环节,各小组将其学习或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及教师进行呈现。这一环节通常要求小组代表清晰、有条理地讲解内容,可借助PPT、实物演示等多种方式增强展示效果。目的在于分享小组独特见解与思考过程,促进知识交流与思想碰撞,锻炼学生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成效与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整个教学过程深入开展与优化。
针对学生“怎样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交流”李国防主任进行了分享。
李主任说在小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
1. 明确目标与任务:在小组活动开始前,清楚地了解小组的共同目标和各自的任务分工,这有助于交流围绕重点展开。
2. 积极倾听:每个成员在他人发言时,要保持专注,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
3. 清晰表达:发言时,应组织好语言,简洁明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避免模糊不清或冗长复杂的表述。
4. 尊重差异:尊重小组成员之间的观点、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嘲笑或贬低他人的想法。
5. 提出问题: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及时以礼貌的方式提出问题,促进深入讨论。
6. 分享资源:主动分享自己掌握的相关信息、资料和经验,为小组讨论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思路。
7. 给予反馈:对其他成员的观点和表现给予积极、具体的反馈,帮助改进和完善。
8. 轮流发言:制定轮流发言的规则,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
9. 控制时间:注意交流时间的把控,避免某个话题或成员占用过多时间,影响整体进度。
10. 解决冲突:当出现意见分歧或冲突时,通过理性的讨论和协商来解决,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之后各教研组长根据日常课堂活动也分享了一些看法。
语文组许萍老师提出建议:1. 倾听之泉,学会在他人观点的基础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思维之花。2. 言辞之翼,有效的交流,离不开清晰、有力的言辞。在小组讨论中,我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思想的火花传递给每一个人。3. 互动之桥,通过提问、质疑、讨论,我们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让智慧的光芒照亮彼此的前行之路。愿我们在小组教学模式的课堂上,用倾听、言辞和互动,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绚丽的交流画卷!
张小英老师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小组教学是最合适不过的教学方法,因为小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还能在交流环节中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深化理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索、猜想、验证,在这几个环节方面,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让他们亲身经历这些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晓洁老师对“如何开展小组教学环节的展示”分享看法:对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同时要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师在这一方面也要加以引导,学生只有在不断约炼中才能成长。
总之,展示是学生预习探究后的续发展,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是我们所有教师一直探索研究的问题,做好展示坏节是对学生思动起来的一个最好的检验,也是对教师这个导演角色的最好的检验,针对有效堂这两环节,我会更加积极的探索,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获得自信,在自我展示中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董静老师在课堂上遇到交流环节时我是这样做的:1、鼓励学生表达: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在课堂中敢于发表意见。
2、提供支持与帮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
王梦瑶老师认为小组合作活动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点燃了他们求知的火焰。通过合作,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小组合作教研活动的有效方法,让教育因合作而更加精彩。
同时其他教研组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对于高效课堂小组的看法。
最后樊校长对本次活动做出总结,路虽远,行则将至;步虽小,恒而能达。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处在实验阶段,许多问题随时会暴露,只要我们所有老师都参与进来,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那么困难就一定会解决,我们的小组合作模式将会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同时小组合作管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我们的班级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和成长,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意义。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让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c644f52f5d34613af9041a78d3335b0.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ac00dbf6a90491cbf9251b921c515b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238124ce9b84c05a8a1cf64577f53e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