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的故事,我来传颂

‍ 第五期

方紫微
创建于6天前
阅读 2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断前进,而在这前进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人和事值得我们回忆和铭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工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激励引领广大青少年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方志敏中学特推出“方志敏的故事,我来传颂”专栏。

第五期

八8班杨雨辰同学带来的《 铁血铸忠魂,精神永传扬》

故事内容:‍今天,我心中怀着无比的崇敬与激情,想要与大家共同传颂一位伟大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方志敏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以不朽的篇章,照亮了后人的道路,正如古诗所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而方志敏,正是那青山之下,永远被铭记的忠骨。方志敏,出生于江西弋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便目睹了社会的黑暗与民族的动荡不安。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他坚信共产主义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1922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革命初期,方志敏深入农村,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他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地主阶级的心脏,领导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斗争。1928年,方志敏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十军,他带领红十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不仅稳固了新生的革命根据地,更将革命根据地不断向四周拓展。然而,革命征途素来布满荆棘与挑战。1934年,面对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紧迫局势,方志敏受命率领红十军北上抗日。他引领着部队穿梭于崇山峻岭间,与敌人展开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的较量,展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然而,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与弹尽粮绝的绝境,方志敏不幸遭俘。在牢狱中,他面对的是严刑拷打与无尽诱惑,但方志敏以钢铁般的意志,拒绝任何形式的妥协与背叛,坚守着革命的信仰与忠诚。即便身陷囹圄,方志敏的心仍系于祖国与革命,他以笔为枪,创作出《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与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但他的精神与遗志却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方志敏的故事,是信仰的力量,是忠诚的赞歌,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灯塔。在这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面对枪林弹雨,但那份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却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以方志敏先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请欣赏音频

00:00
04:37

       九3班蒋天柱同学带来的《开不成的庆祝大会》

故事内容:

        1935年1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在皖浙赣交界处的陇首村,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抓住了方志敏,认为是“剿共”的一个重大胜利,要在上饶举行一个“庆祝大会”。敌人把戴着手铐脚镣的方志敏带到了台上“示众”,方志敏昂首挺立,正气浩然。

       上饶的劳苦大众看着不幸落在敌人手中的方志敏,都心情沉重,许多人低下了头去,暗暗落泪。

        敌人军官气焰嚣张,在台上喊起了反共口号,但台下无人响应,这激怒了那个军官,他把手枪“啪”的一声扔在桌 上,怒吼着:“谁不喊就抓起来!”台下仍然一片沉默,方志敏这时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老百姓心向着革命,“庆祝大会”草草收场了。

        敌人要把方志敏押送到南昌,途中要经过方志敏的家乡弋阳县,敌人又要在弋阳开一个“庆祝大会”,可是,愤怒的几千名弋阳百姓,个个手拿锄头、木棍、扁担,聚集在公路两旁,准备抢回他们敬爱的领袖方志敏,敌人还哪敢开什么大会庆祝,慌忙把方志敏押进装甲车,惊慌逃走。在南昌的豫章公园里,敌人又要召开一次“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公园里军警如林,警备森严,方志敏戴着手铐脚镣,镇定自若地向成百上千的群众高声喊道:“同胞们,我很高兴能和大家见面,我们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贪官污吏剥削统治,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敌人没有想到,他们精心策划的“庆祝大会”竟然成了方志敏宣传革命的演讲大会,赶紧下令:“快!快把他拉下去!”

        方志敏趁着敌人手忙脚乱,继续大声喊道:“希望你们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努力奋斗!”

       从上饶到弋阳,又到南昌,敌人的三次“庆祝大会”都没开成。

请欣赏音频

00:00
02:11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红色的记忆,每一位英雄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志敏学子们从红色革命故事中汲取革命精神感受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

阅读 2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