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昌乐二中历史学科组织了第二次青年教师研讨课,初中历史组李冬芳老师出示研讨课。昌乐二中历史学科全体青年教师及导师积极参与本次研讨课,研讨课的组织给予了青年教师研究课堂的机会,能够提升其对课堂基本范式的认知程度,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a39a9fdaa714121b2263e92344b661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a4823cbaf784ef3acfb25ee3f603e16.png)
11月23日历史学科教研会商时,李冬芳老师进行了说课,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以及课后的反思,并进行了总结。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a39a9fdaa714121b2263e92344b661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a4823cbaf784ef3acfb25ee3f603e16.png)
李冬芳老师青年教师研讨课总结本节课展示的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上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于巩固,下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时期,所以将本节课的单元活动设置为“以探索为主题,讲述‘国家记忆’故事”。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重点。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措施及意义,可以将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进行整合;二是新中国在曲折中前进的发展道路,尽管在民主与法治遭到破坏的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仍有较大进步与发展;三是在曲折发展时代推动社会前进的人民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要做英模精神的传播者和弘扬者。针对以上课标要求,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1.研读文本,用时间轴梳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时期的相关史实,说出重要的历史事件。2.结合史料,讲述“国家记忆”故事,探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3.结合王进喜等英雄模范的事迹,谈一谈如何践行、传承先辈的品质和精神。围绕着学习目标,为本节课制定了围绕讲述“国家记忆”故事的学习活动,首先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将本单元的重要事件进行梳理,使同学能够说出本单元的重要史实。其次展示四幅图片,请同学们选择图片后将其对应在相应年代,并讲述本年代的故事,通过学习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以小见大,通过图片推断时空的观念。最后请同学们讲述英雄模范故事,鼓励同学们积极争做劳模精神的传播者与弘扬者。对于本节课,我有以下反思和总结:1.对于大单元教学的四个学习阶段掌握不准确,时间轴和将历史故事形式多用于整体感知环节,可以将学习活动修改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日记等。2.没有充分利用好评价系统,应该及时对学生活动做出点评和加分奖励。3.对于学生培训存在培训过度的现象,使得课堂进展过于流畅,不利于非展示同学思维活动发展,所以培训学生应该适度,既不能培训过度,也不能缺少培训。4.课堂活动展示形式过于单一,只有讲故事环节,可以加入诗歌或歌曲的形式。
历史学科青年教师研讨课的开展为各位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能够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理解课堂、把握活动设计、提升课堂的思维量。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a39a9fdaa714121b2263e92344b661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a4823cbaf784ef3acfb25ee3f603e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