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鹿城小学云荫寺校区二年级数学教研组2024年秋季学期第八次教研活动

涉世渡河
创建于4天前
阅读 7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这逐渐寒意渐浓的季节里,鹿城小学云荫寺校区二年级数学组迎来了2024年秋季学期的第八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一直是我们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各位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创新理念,也像一个灯塔,为我们的教学发展指明方向。

       2024年11月21日下午,鹿城小学云荫寺校区二年级数学组在云荫寺集体备课室进行了本学期的第八次单元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二年级数学组主备人罗发秀老师组织了本次单元备课活动。

第一项议程:罗发秀老师首先对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进行教材解读分析,分析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编排特点

四、具体例题内容

五、教学建议

六、重难点的突破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地掌握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注重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从结构上弄清口诀的意义,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两个乘法算式,为今后乘法交换律做好的铺垫。本单元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建模等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地进行运算;在对运算结果计算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抽象思维;了解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培养学生“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理解乘法口决的意义要落实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决的具体意思,它表示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另一个层面是感受乘法口诀的作用,即能很快得到乘法算式的结果,也就是可以用于快速进行乘法计算,从而进一步体会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对第一个层面的理解,要在教学中随时落实到位;对第二个层面的理解,可在教学中逐步实现。教学中怎样落实到位呢?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有的知识需要通过亲自实践、探索才能获得。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要学的知识,而且还全身心地体验了数学的思维,获得了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数学。

第二项议程:罗发秀老师对EEPO有效教育进行了微型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哲学方式课型。

美式思维:发散、个性、自由、天马行空

 俄式思维:高尖端、特色/与众不同、大众/普通

 德式思维:严谨、不求多、不求快、关联度、在别人的基础上

MS--EEPO有效教育  哲学方式课型评价:

1、看出示素材和发散形态扩张阶段

  学生想到的向度越多,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学生的思维扩张得越广;

2、看民主形态收缩阶段

      看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和对问题的分辨能力、筛选能力;

3、看逻辑框架扩张阶段

  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说服力,思维的敏捷性、顿悟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体讨论技巧、答辩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和被批判的承受力、意志力等。

4、看学生的参与面

     达80%以上的为优秀,达到60%至80%为良好,少于60%为一般;

     关注个体差异,不仅要关注到优秀的学生更要关注后进生,以及不同方位的学生。

第三项议程,我们数学组老师对教学的重难点和知识突破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并在课本上进行了详细的标注。

第四项议程,单元组长马俊红老师安排和强调教育教学的相关工作:

1、认真抓好和落实好教学常规工作,包括备课、上课、改本、辅导等各环节;

2、扎实开展好数学学科性阅读;

3、注意学生分层作业的设计与练习;

4、加强学生的作业辅导;

5、认真扎实地出好本学期的期末模拟卷。

       本次教研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我们教研组活动的目的。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换取更好的成绩!

        在教育教学路上,我们一起交流,集集体智慧,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

       我们坚信:一个人走路可以很快,但一群人一起走,才能走得更远!

‍一审一校:徐晓平

二审二校:马俊红

三审三校:杨天华

监       制: 李文伟

阅读 7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