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中学劳动基地剪影
秋风摇曳,校园着一袭秋裳,似梵高笔下浓墨重彩描绘出艺术的画卷,徐徐展开。
银杏叶片的边缘泛起微黄,似在悄悄诉说着秋的故事。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光影斑驳陆离。教学楼边的樱花林,樱叶似火。一片一片樱花叶紧紧簇拥,红得黄的鲜艳夺目。从远处望去,宛如一片燃烧的云霞。走近细瞧,樱花叶的形状犹如一叶扁舟,每一道脉络都饱含着秋的深情。偶尔有樱花叶飘落,在空中打着旋儿,似是翩翩起舞的蝴蝶。
我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桃李园”、“成蹊园”劳动基地的建立,更是为学生们和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劳动、感悟生活的平台,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劳动基地里一颗颗蔬菜苗正在悄悄生根、发芽,它们将见证着同学们的成长与蜕变。2024年11月23日,小雪节气刚过,清晨的校园就迎来魔力的变装。
校园草地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麦叶、树叶和泥土上,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儿。
秋风渐凉,银白的霜花轻覆万物,却绘就了大地最绚烂的色彩。让我们一同漫步在这斑斓的画卷中,感受季节更迭的温柔与壮美。
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唯有实践是获得认知的必须途径。我校让劳动实践活动融入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结合跨学科课堂,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劳动中收获。同学们的成长必将更加健康、幸福、快乐!
“霜之问”——与霜有关的地理、物理问题
1、俗语“早上地上霜,尽管洗衣裳”;“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为什么霜一般形成在秋、冬、春等寒冷季节晴朗的夜晚。
夜晚晴朗,天空中无云或少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温度迅速降低;换句话说,天气晴朗的晚上,大地像被揭了被子一样,气温急降,散热很快。这时靠近地面的一些水汽就会凝结在树叶或泥土上,形成薄薄一层白色的晶体。霜的出现,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并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有冷气团控制的时候,往往会维持几天的好天气。
2、为什么裸露疏松的土壤表面易着霜?
霜的形成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土壤上更容易形成霜 。裸露疏松的土壤,水汽从土壤缝隙和毛管上升蒸发,遇冷凝华为霜。
3、俗语"雪打山头霜打洼",为什么低洼的地方容易有霜?
"雪打山头霜打洼"。意思是山头顶上最容易积雪,洼地最容易有霜。 晚上太阳下山后,地面上就慢慢地开始冷起来。靠近地面的空气由于和地面接触,冷得最快。我们知道空气是流体,它总是喜欢从四面八方往低洼的地方流,流到了洼地后,就赖在那里不动了。最冷的空气,密度大,最重,沉在洼地的最底下,所以低洼的凹地是冷空气的"仓库",由于这个原因,当平地上还没有见到霜的时候,洼地里首先见霜;平地上有霜害的时候,洼地里霜害更重。"霜打洼地"这句话是十分科学的。洼地周围的上坡霜害较少,人们称它为"安全地带",原因是冷空气在那里停不住脚。因此我们在防御霜冻时,特别需要注意洼地的底部,以免植物冻坏。
4、为什么“霜打的蔬菜特别甜”?
①青菜中含有芥子油苷类物质,这类物质通常是有苦味的,我们会在青菜中略微尝到。但霜降等降温天气的到来,会延缓青菜的芥子油苷类物质合成。
②同时霜降是在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发生的,冬季夜间的低温青菜呼吸作用减弱,青菜为了抵抗寒冷,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就会更多地在植株内积聚,青菜里的淀粉在植株内淀粉酶的作用下,经水解作用变成麦芽糖酶,又经过麦芽糖酶的作用,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很容易溶解在水中,于是青菜就有了甜味。
③在低于4℃的霜降天气里,青菜会因为受冻造成细胞损伤,细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氨基酸等物质也会外渗出来,形成了甘甜、软糯的口感。所以说,霜降后的青菜口感更好。在生活中,好吃的霜打菜就有芥菜、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莴笋、生菜、上海青等。
不过不是所有的蔬菜霜打后都会变甜、变好吃。比如花菜打霜后,嫰花球容易受伤,就失去了其商品性,冬季露天种植蔬菜时可以优先选择白菜、菠菜等一些打霜后会变甜的蔬菜。
5、试比较天气现象中雾、霜、露的差别。
大气中水汽的凝结发生在近地面的大气中,就形成雾;发生在地表面或地表面的物体上,就形成露或霜。当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就凝结在地表面或地表面的物体上。此时,如果露点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地表面或地表面的物体上会出现微小的水滴,那就是露;如果露点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水汽会直接凝华为白色冰晶,那就是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