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矩成方圆  重言行方成器——大官厅乡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纪实

大官厅教育
创建于2024-11-23
阅读 8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大官厅乡各学校自学期初精心策划,逐步开展了一系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活习惯

1.搞好个人卫生

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向学生普及个人卫生知识,如勤洗手、正确刷牙、勤换衣物等的重要性。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以及儿歌等形式,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班级中设立卫生监督岗,由学生轮流担任监督员,对同学们的个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提醒。

2.学会整理收纳

在培养学生整理收纳习惯方面,学校组织了“整理收纳”、“生活技能”等比赛。教师先在课堂上示范如何整理书包、书桌和教室的图书角等,教导学生分类整理、合理摆放物品的方法。然后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整理收纳能力。

3.养成良好作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建议学生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作息规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在家的作息情况。

4.坚持每日阅读

各学校营造阅读氛围,建设了温馨舒适的图书馆和图书角,规定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静下心来阅读。此外,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阅读,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通过家校合作,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日益浓厚,阅读量不断增加,阅读习惯逐渐养成。

学习习惯

1.课堂常规

在课堂常规行为习惯养成活动中,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制定多维度且具有针对性的课堂常规细则,如:低年级关注夯实基础习惯、激励与延伸;中年级侧重提升学习技能;高年级聚焦自主管理进阶。

00:19
00:12
01:00
01:43
00:52
00:33

2.合作学习

古语云”孤脚难行,孤掌难鸣”。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合作学习,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借力班级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和谐中共处,在合作中共赢,让智慧充满校园。

3.预习、复习

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为知识的扎实掌握筑牢根基。复习则分日常与阶段进行。日常复习每天课后展开,回顾当天重点知识,强化记忆。阶段复习在单元或考前开展,系统梳理知识框架,整理错题集,深入剖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思路与技巧。

行为习惯

1.文明礼仪

通过文明礼仪班会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向学生传授文明礼仪知识,如问候礼仪、交往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在校园里设置文明监督岗,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扬和奖励。

2.团队合作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习惯,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如班级跳绳比赛、小组合作学习项目、班级小组积分套圈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任务。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贡献力量。

3.遵守纪律

在纪律教育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中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采用批评教育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同时,通过流动巡查,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班级,激励全体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路队形象

在路队习惯养成工作中,通过制定明确的路队规则,如整齐排队、安静行进等,让学生们有章可循。教师们积极引导,每日组织学生按班级有序排队放学,在路队行进过程中,强调保持安静、步伐整齐,并注重交通安全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与训练,学生们的路队纪律性明显增强,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规则意识与集体荣誉感,也为校园安全和秩序增添了保障,使放学路队成为学校一道文明守纪的风景线。

通过这一阶段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文明素养都有了显著提高,校园环境更加和谐有序。然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官厅乡各学校将继续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李    曼

审核:崔树芬

签发:王鑫勇

阅读 8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