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摩擦”,异构探微——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小学科学名优骨干工作坊教研活动暨仓山区金港湾教育集团小学部科学信息学科联合教研公开课活动


科学教研组
创建于2024-11-23
阅读 5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11月22日,小雪时节,晴空如洗,暖阳高悬,仿若冬寒中暂放的温柔。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小学科学名优骨干工作坊教研活动暨仓山区金港湾教育集团小学部科学信息学科联合教研公开课活动在金港湾实验学校科学实验室开展。金港湾教育集团小学部科学信息组两位老师以《摩擦力》为课题,就像技艺各异的工匠,面对相同的“摩擦力”素材,他们凭借独特的教学理念、方法和风格,精心雕琢出别具韵味的课堂。

第一节课由金港湾教育集团仓山区第九中心小学庄炎青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摩擦力的秘密。课堂中共进行三項活动,研讨一:认识摩擦力;研讨二:测量摩擦力;研讨三:如何搬运重物更省力。

庄炎青老师让学生基于实验数据进行了研讨,在研讨活动中轻松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出一致结论:同一物体,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大,滚动受到的摩擦力小,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最后希望学生们热爱科学,学以致用。教师讲解细致入微,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掌握知识要点。

第二节课由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小学部陈瑾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摩擦力的秘密。本堂课共进行了四項活动,活动一:认识摩擦力;活动二:测量摩擦力;活动三:如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活动四:生活中的摩擦力。

陈瑾老师以有趣的活动开启课堂,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测量摩擦力,发现并验证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深入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与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遨游,构建起扎实的知识体系。

课后的研讨交流环节,教师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分享着自己的教学心得与体会。大家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更加优化的教学路径。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当教师们继续带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必定会创造更多的精彩与可能。

                              撰稿:陈瑾

                              图片:科学信息组   

                              审核:林枫

阅读 5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