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班课程故事
目录
1.课程起源
2.纸的脉络图
3.课程实施
4.课程总结
课程起源
纸源于自然,纯粹质朴,纸,包容万物,千变万化,孩子的天生对一切充满好奇,本周我们在不断的利用各种纸做环创,小朋友们看着各种各样的纸,讨论它们的不同,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于是结合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纸”想遇见你》的课程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的探秘之旅。
课程脉络图
课程实施
识字——小小调查员
生活中有哪些纸,它们的作用有哪些?孩子们与家长展开了一次调查,小小调查员们,发现了很多不同样子,不同功能的纸。
老师有话说
《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在活动中,我们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让家长于孩子共同查阅资料,讨论问题,完成调查问卷的过程,不仅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增进孩子对纸的认识,为后面的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南》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
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不同种类的纸制品,引导幼儿学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不同种类的纸制品,引导幼儿学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注意到书本、包装盒、纸巾盒等都是由纸制成的,让幼儿能认识到纸的多样性,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面。
通过和幼儿讨论“纸的用途”,我们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发言,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社交技能,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纸的不同类型及其用途,扩展对纸的认知。
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 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不同种类的纸制品,引导幼儿学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注意到书本、包装盒、纸巾盒等都是由纸制成的,让幼儿能认识到纸的多样性,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面,通过和幼儿讨论“纸的用途”,我们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发言,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社交技能,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纸的不同类型及其用途,扩展对纸的认知,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 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为了进一步探究纸的奥秘,老师带领孩子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纸,一起来看看这些纸有什么不同。
张佳硕:这张纸摸起来软软的,像海绵宝宝。
鲍新宇:这个纸壳硬硬的。
宗祺:皱纹纸摸起来皱皱巴巴的。
王彦妮:吸油纸摸起来滑滑的。
认识了这么多的纸,小朋友们特别想用这些纸来做粘贴画,于是小朋友开始做起了计划。
计划做完了,那我们就开始行动起来吧,小朋友们开始根据自己的计划来选取各种各样的纸。
纸选好了,小朋友们都认认真真的做起来。
小朋友们的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中张晨梓涵说:老师我想剪一个小爱心,结果不小心把纸剪坏了。
于悦彤说:老师皱纹纸很容易被撕碎。
那针对小朋友的问题我们展开了下一轮讨论。
讨论:纸害怕什么?
在和幼儿讨论“纸害怕什么”的环节中,我们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纸害怕的情景(如: 纸是非常易燃的,纸很容易撕破,纸不注意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借此机会教育幼儿防火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实验:纸的吸水性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小朋友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并做记录,最终发现卫生纸是吸水最快的,A4纸、牛皮纸、瓦楞纸中等,纸壳吸水最慢,泡沫纸不吸水,所以纸的吸水性与材质有关。
教师小结
指南中提出;观察、比较、操作、试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孩子们在一此次探究中发现了哪些纸可以吸水。吸水的程度是什么样的。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
纸的演变:
结论:
原来啊,在纸张没有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从最早没有纸到口耳相传,接着人们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称为甲骨文,在青铜产生以后,又在青铜上刻字即金文,然后将文字写在竹简上,称竹木简,最后蔡伦造纸随着改进,到现代社会多样化的纸甚至出现了电子书。
在纸的演变环节中,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了几种古代的文字记录方式,如;商代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古代用竹片或木板串起来编写的书籍、古代用丝绸来书写,等,通过一起探究纸的历史变迁,幼儿能够了解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发展历程,拓宽视野,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老师有话说:
孩子们了解到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才有了今天的纸,了解了蔡伦造纸术后,充满好奇的小朋友们决定自己动手造纸,一场造纸体验,拉开帷幕。
老师有话说
01. 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关于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和科学认知的指导,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纸的历史和科学原理,通过故事蔡伦造纸和亲身体验造纸过程,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纸的起源,和制造工艺还在实践中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02.《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注重体验和探究,因此我们设计了造纸活动,让孩子们在造纸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纸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得到了提升。
再造纸作画
环保记
在造纸过程中,孩子们亲身体验了纸张的制作过程,明白了纸张的珍贵,因此孩子们决定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节约用纸活动中。
如何节约用纸
教师有话说:
通过讨论节约用纸的重要性,鼓励幼儿想出新的节约用纸方法,培养节约用纸的习惯让幼儿在未来继续践行环保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课程总结:
纲要中强调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系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该课程从身边出发,把纸的用途,怎样造纸作为切入点,从了解纸的种类,再到尝试造再生纸,最后到萌发节约用纸的意识,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只收获了造生纸的小小技能,还通过与各种材料的互动、亲身体验、实践探究,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课程还没有结束,孩子们的探索之旅将一直延续下去。
感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