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福建、对龙岩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打得更牢、短板补得更实,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一、坚持问题导向,牢牢守住乡村振兴工作底线
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稳产量,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抓紧抓实粮食生产,确保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要保耕地,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明确耕地用途,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监管,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二、紧盯重点关键,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聚焦产业兴旺,大力促进乡村发展。要做强做优现代农业。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扶持培育一批国家、省、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更好地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带领更多农户共同致富。二是聚焦生态宜居,大力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乡村建设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乡村规划,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要抓好示范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新样板。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在打造乡村振兴方面探索积累好的经验做法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爱国卫生运动,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保护修复乡村生态环境。三是聚焦治理有效,大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社会正处于深刻变化和调整期,必须大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要提高乡村自治水平。持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治理平台,扎实推进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要推进法治乡村和平安乡村建设。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巩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成果。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持续打击整治农村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化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三、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健全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要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福建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要凝聚工作合力,全方位、多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社会各界投身乡村振兴。要强化要素保障,从用地、资金、人才三个方面全面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