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参加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张华俊工作室研修活动

用户14948871
创建于2024-11-22
阅读 6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11月20日至11月21日,峨山县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怀着满腔的热情与求知的渴望,积极参与了由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张华俊老师主持的工作室研修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交流,更是对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探讨,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

地理板图又叫地理黑板图。是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熟练技巧,用简单的工具(如各色粉笔)和简练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迅速描绘在黑板上的简略地理图画。主要包括地理略图、形态图、剖面图和过程图等主要类型。其中,后三种又被称为地理板画。地理教师能形象生动地绘制板图板画,有利于提升课堂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随着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调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双边活动。 为提升地理老师们绘制板图板画的专业基本功,云南省省级名师张华俊工作室特组织“地理板图板画技能提升”系列教研活动。

活动一

我们齐聚通海县秀山中学,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伴随着昆明一中正高级教师沈洪健老师的精彩讲解,我们逐渐走进了板图板画的世界。从最基本的中国边界线绘制,到复杂的世界地图呈现,每一步都凝聚着沈老师的智慧与汗水。

培训中,我们还观摩了多位优秀地理教师现场绘制的板图板画作品。

通海一中刘倩老师浅谈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刘老师从新高考带来的变化、初高中教材体系概览、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性、初高中教学衔接努力方向等四个方面进行交流发言,让工作室老师们了解了新高考的变化以及初中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与新高考接轨。

活动二

21日上午7:00,工作室张敏、马海燕、张晓蒙和柏燕华四位老师同张华俊省级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冒雨进行秀山红色文化研学之旅,在通海李文老师讲解中感受通海深厚的文化底蕴。

秀山是一座与朱德同志的成长有关的山,朱德同志有近半年的时间生活在通海,他的故居就在秀山上的海云楼(清凉台),踏着伟人的足迹,老师们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洗礼,也告诫所有老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朱德题字和朱德旧居

活动三

上午9:30-12:00,张华俊老师用自己丰富的PPT绘图经验,将板图板画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张老师从绘图思想和常用技巧两个方面展开讲座。通过讲板图板画与多媒体教学课件深度整合 ,我们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21日下午,听取两位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课。第一节课由秀山中学刘亚娇老师作课七年级巜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刘老师从教材 的“发现”引入,运用大量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地理知识, 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做示范、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动手绘制分布图, 激发学生兴趣,从世界的语言、宗教、文化三大方面进行了讲解,带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本堂课是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教学 示范课,真正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课堂要求,也是文化的推广。

第二节由玉溪八中张兰老师作课八年级《青藏地区》。张兰老师以 318 国道中的川藏公路为情境导入, 以川藏铁路收尾,前后呼应,整堂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问题环环相扣,穿插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不同的内容难度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基础和突破重难点,讲课过程注重学生读图,读材 料等地理相关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模块:初识雪域高原、 走进高原生活、奋进中的高原,难度逐渐升级,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 逻辑思维。张老师激情饱满,学生思维活跃,整堂课氛围轻松,知识容量丰富。

作课结束后市教科所教研员王青松、工作室的老师评课。

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经过此次活动,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收获满满,在名师的引领下,工作室全体教师将不断成长、不断为推动区域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图片:峨山县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

编辑:李衡易

审核:张敏

2024年11月21日

阅读 6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