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柔而深邃的初冬季节里,淮滨县实验学校的教师们踏上了求知若渴、精益求精的学习之旅。今天,是我们在浉河中学跟岗学习的第四天,每一天的收获都如同秋日里的果实,饱满而珍贵。在这短暂而充实的时光里,我们不仅见证了浉河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教学风采,更在每一次的观摩、交流与反思中,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与魅力。今天,让我们再次翻开学习的篇章,记录下这一天的点点滴滴,共同见证成长的足迹。
物理篇
11月21号,赴浉河中学跟岗学习的第4天,按照计划,今天进行双项顶岗交流同课异构活动。今天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同课异构听课活动,让我们深受启发。
几位老师各有特色。有的老师以生活实例导入,如照相机、投影仪等,瞬间勾起学生兴趣,让他们明白凸透镜成像规律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验环节,老师们精心设计,学生们通过亲自操作,直观地感受物距、像距与像的性质之间的关系。看着蜡烛的像随着距离变化而改变,学生们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有的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再通过实验去验证。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让我们认识到教学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借鉴这些优秀的经验,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语文篇
淡字浓情 人间有味
——浉汴洛三校八年级语文组
《昆明的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为了让教师们更深入地研读教材、探究教法,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浉汴洛三校八年级语文组开展了《昆明的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浉汴洛三校语文教师们精心设计,苦心磨课,交出了一篇篇各具特色的课堂设计答卷。
浉河中学刘慧老师通过创设以拍摄“在雨中邂逅昆明”的宣传片为情境开展教学,围绕“寻找雨中景”、“拍摄雨中味”、“感悟雨中情”三个拍摄任务,结合文中的标点、叠词等,让学生把握汪曾祺散文“选材小而平凡”“语言淡而有味”的特点。整节课刘老师情绪饱满,通过范读课文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课堂讲解内容结构清晰,内容紧凑,学生们收获满满。
《昆明的雨》是一篇散文,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江南小令般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着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怀念。洛阳东方二中的成静老师在整个课堂中紧紧抓住阅读提示里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课上,成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作者汪曾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尤其是在寻找昆明中的景、物、事中,教会学生抓关键词来对人物、景物以及事物进行赏析,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也使学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开封十四中杨三平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是“标点传神化”,教师提出了增删法、朗读法、替换法,具体抓住“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一句,用三种方法进行分析。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对文中其他句子进行批注,把握了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等。第二是“修辞日常化”,列举杨梅等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昆明的特色。第三是“语言口语化”,列举了生活中足球直径大概有七寸长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房东母女的热情。完成这三个任务之后,教师请学生从“文章内容角度”“表达情感角度”“阅读策略角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落脚点放在了读懂散文的策略上。应该说,这节课紧紧围绕散文的“言”“象”“意”展开,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尤其是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落实品味语言这个点,抓住了本文教学的重点。最后又将学习重点落到阅读散文的一般策略与方法上,体现了学科大概念的导向。
评课引领教学 助力教育成长
信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王主任对以上三节课进行了点评。王主任对于三位老师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指出杨老师的课堂激情饱满、课堂氛围活跃;成老师善用阅读提示,把握了自读课文的要求,符合新课标理念;刘老师运用情景化教学,逐步推进教学目标,过渡语巧妙自然。王主任提出教学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多让孩子在课堂中思考、讨论、发言,同时也认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更要聚焦新课标理念,注重落实,将语文要素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唯有匠心打磨,才能成就精彩。本次浉河中学承办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既为授课教师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也为淮滨县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我们以后要向浉河中学教研工作一样,做到真研究、真实践!
数学篇
在浉河中学跟岗学习的第四天,数学组老师们继续深入课堂与教研活动,收获颇丰。
我们观摩了分别来自开封市十四中学张爱玲老师、洛阳市东方二中樊好栋老师、浉河中学李庆祎老师带来的三节精彩的同构异课数学课——《从分数到分式》。
张老师在教授“从分式到分数”一课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教学水准。她巧妙地以体育活动中的千米赛跑为切入点,采用开火车的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列式,自然流畅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种导入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在新知探究环节,张老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列式,进而逐步归纳出分式的定义。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随后的练习环节,张老师又不慌不忙地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以及分式值为零的条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分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整堂课如行云流水般条理清晰,各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张老师通过这堂课,不仅仅传授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达到了提升学生核心价值素养的目标,无疑是一节极为成功的示范课,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优秀的范例和宝贵的借鉴经验。
樊老师的“从分数到分式”课程别出心裁,令人印象深刻。课程伊始,樊老师便展示知识框架,使学生对学习目标一目了然,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明确学习重点与方向。紧接着,樊老师引入浉河中学陆小光的周末一文,巧妙地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相融合,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并让学生区分整式与分式。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式结构特点,带领他们思考并归纳出分式定义,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后续教学中,樊老师运用类比归纳法,助力学生顺利总结出分式有无意义及值为 0 的条件。在习题设置方面,樊老师精心编排,题目层层递进,紧密围绕知识点展开,通过板演让学生规范书写步骤,有效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小结环节更是独具匠心,樊老师通过巧妙设问,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内容的思考与探索欲望。整堂课无论是教学方法、课堂环节设计,还是师生互动模式,都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值得深入学习与借鉴。
李老师讲授“从分数到分式”这一课时,恰似展开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以高铁之旅开篇,借开封、洛阳古都之韵,佐以优美诗句,巧妙地将人文与数学情境相融合,不仅让学生领略到祖国山河之美,更在不经意间将他们引入数学学习的佳境。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展现出大单元教学的广阔视野,不断扩充知识体系,引领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他采用观察类比之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分式定义、有无意义条件及值为 0 条件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其间穿插的课堂小游戏,恰似灵动的音符,为课堂增添不少趣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习题设置方面,李老师更是匠心独运,基础与思维拓展并重,通过不断变式,犹如搭起层层阶梯,助力学生逐步提升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这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数学与文化交融、趣味与智慧共生的教学盛宴,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本次课后,数学组成功举办了浉汴洛三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活动中,三位授课老师依次阐述了各自课堂独特的设计理念,分享了听课之后的深刻感悟与思考。他们从不同的教学视角出发,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呈现“从分数到分式”这一课程内容,充分展现了同课异构的魅力与多元性。
随后,浉河中学陈老师,淮滨县实验学校张老师和羊山新区教研室姚老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精彩且专业的点评。他们精准地剖析了每节课的优点与亮点,如在课程导入环节的巧妙构思、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习题设置的层次与梯度。
此次交流活动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同课异构的展示与交流,以及专家老师的点评指导,数学组老师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对“从分数到分式”这一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与认识,更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课堂把控等多方面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与启发,为今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数学教学教研工作迈向新高度。
一天的学习结束,数学组老师们表示将把所学融入日常教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期待明天的学习能有更多收获!
英语篇
跟岗学习进入第四天,丰富且充实的教学教研活动在浉河中学有序开展,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知识与实践交融的盛宴。
上午,八年级英语组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拉开帷幕,围绕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2 Section C,三位老师凭借各自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精心雕琢出三节异彩纷呈的英语课。他们或深入浅出,以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或注重互动,让课堂在思维的碰撞中绽放活力;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路径,尽显教学艺术的魅力与多元性。
课后,教研室组织的评课环节同样精彩。两位老师精准点评,从教学环节设计到课堂节奏把控,从学生参与度到教学目标达成,深入细致地分析每一节课的亮点与可提升之处,让所有参与的老师在交流中反思,于研讨里成长,收获满满当当的教学智慧与经验。
下午,两节八年级英语习题讲评课紧凑而高效。授课老师们紧扣知识点,对习题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讲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强化巩固,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习题讲解与知识拓展有机结合,这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范例。
而第三节黄海龙老师班级的社团体验课,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实践之旅。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制作小雏菊。在欢声笑语与专注协作中,一片片花瓣、一根根枝叶逐渐组合成一朵朵精致的小雏菊,仿佛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在指尖绽放。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更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到了社团活动独特的教育魅力与文化内涵,收获了一段难忘而美好的体验。
这一天的跟岗学习,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教育画卷,在浉河中学徐徐展开,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与实践的天地里尽情遨游、汲取养分,为我们的教育之旅增添了一抹亮色,更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随着夕阳西下,第四天的跟岗学习也在温馨与收获中缓缓落下帷幕。在浉河中学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我们不仅见证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教育风采,更在每一次的观摩、交流与反思中,深刻体会到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与美好。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欣赏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独特之美,也学会了将这些美好汇聚在一起,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带着这份珍贵的收获与感动,我们将继续前行,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超越。愿我们淮滨县实验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传递“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的使者,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教育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教育的辉煌篇章!
图片、编辑:淮滨县实验学校跟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