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 学科共富”(四)——三亚市曾艳青名师工作室开展学科主题研修活动

笔耕不辍
创建于2024-11-21
阅读 4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教育的征程上,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学科共富的美好愿景,三亚市曾艳青名师工作室积极投身于送教下乡活动,并同步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学科主题研修。2024年11月19日上午,工作室课题主持人曾艳青校长带领课题组成员到海棠区林旺小学进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段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推广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开展教学展示活动。

 

      晨曦初照,工作室的老师们带着对孩子的深切关怀和精心准备的语文课程,踏上了前往林旺小学的暖心之旅。此次送教,旨在将优质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带到孩子们身边,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开启知识的奇妙大门。

一、送教下乡:传递语文的温暖与魅力

      此次活动由林旺小学的黎旭铃老师主持。接下来将依次由曾艳青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带来精彩的课堂展示。

生动课堂,点燃学习热情

      课题组成员王雪梅老师执教的《我的“长生果”》一课,犹如一场引人入胜的文学之旅。老师以亲切和蔼的教态、生动形象的语言,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将文中描绘的内容一一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感受深刻。

       课堂上,课题组成员张桂芳老师执教的《忆读书》注重引导孩子们通过朗读去体会文中情感,孩子们跟着老师的节奏,或激昂、或轻柔地诵读着课文,那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教室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老师还精心设计了互动环节,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课题组成员郑巧玲老师在《古人谈读书》中展现了别样的风采。仿佛穿越时空,将古人的情怀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老师还结合创作的背景,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孩子们领略到了课文的博大精深。孩子们沉浸其中,跟着老师,对文章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课题组成员黄灿老师在教学《我的“长生果”》中展现了别样的风采。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孩子们领略到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孩子们沉浸其中,若有所思地品味,勇敢地表达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

二、学科共富:搭建城乡教育沟通的桥梁

       本次活动以送教下乡为契机,积极搭建起城乡小学语文教育沟通与协作的桥梁,致力于实现学科共富的目标。

       在送教课程结束后,工作室的老师们与当地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围坐在一起,展开了一场热烈而深入的经验交流活动。大家围绕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诸多方面,如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口语表达训练等,分享着各自的心得体会。

       曾艳青校长强调了语文素养培养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指出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涵盖了文化传承、思维发展、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同时,专家还分享了一些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怎样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让老师们耳目一新,不禁陷入沉思,思考着如何将这些理念和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此次开展的送教下乡学科共富及学科主题研修活动,是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起点。我们深知,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共同富裕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这样的活动,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小学语文教育资源,一定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有质量的小学语文教育,让小学语文之花在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

阅读 4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