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东昌府区奥森小学四年级六班开展了“观运河古风 品文化底蕴”的研学旅行活动。

用户10543838
创建于2024-11-21
阅读 5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研学,是一场知识与体验的完美融合。告别传统的课堂模式,走出封闭的空间,迈向广阔的天地。在古老的遗迹中,你可以亲手触摸岁月的痕迹,聆听历史的回声。那些曾经只在书本上出现的故事,此刻鲜活地展现在眼前,让你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今天,东昌府区奥森小学四年级就走出校园,开始了一场与古代遗迹的对话。

研学导师和安全教官已准备就绪

00:07

授旗仪式给了同学们们满满的仪式感

00:34

校领导的讲话中,表达了对孩子们的嘱托和殷切期望

00:13

同学们带着慢慢的热情出发喽

第一站 季羡林纪念馆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精通多种语言,包括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尤其擅长吐火罗文,是世界上少数精于此语言的学者之一。

第二站 鳌头矶

当年的会通河在靠近卫河附近分为两支,分别在南北两处流入卫河,因此,在会通河与卫河之间形成了一块周围环水的狭长陆地,人称“中洲”。鳌头矶处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间在此叠石为坝,状如鳌头,两支运河上的四处河闸像鳌的两只足,广济桥在鳌头矶后像其尾,明代书法家,临清人方元焕据其形特题写了“独占”二字,赋予“独占鳌头”的意境。

第三站 钞关

钞关是明清两代政府对过往运河船只征税的机构,主要设置在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临清钞关是全国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初建时称“榷关”,后改为“钞关”,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钞关不仅是古代税收的重要场所,也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古代运河的繁荣和历史的变迁。

美味午餐

第四站 宛园

宛园可称“江南古建,水乡风格”的苏式园林。园内汇集众家名园精华,布局精巧,疏密得当,移步易景,曲径通幽,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砖雕、木雕、泥塑、青砖灰瓦及假山构筑均出自苏州工匠名家之手;奇石遍布,尽显太湖石、灵璧石的灵秀气息;参照古建宝典《营造发源》,结合现代苏式技法建造,亭台楼阁全部采用榫卯衔扣,结构稳定,精致美观。体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相融合的设计意境,完美成就了“千景汇集小天地,百幅图画在园中”的艺术效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示了运河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博内涵。

此次研学,也是一次成长与锻炼的宝贵机会。在团队合作中,同学们可以学会沟通、学会包容、学会担当。面对挑战,勇敢前行,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勇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和成长。它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悟知识。在研学的道路上,开启属于你的精彩人生!

阅读 5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