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首先以兴趣点为入口,评估幼儿专注力。在日常生活及教育场景里,家长们常常依据幼儿的短暂行为来评判其专注力。例如孩子吃饭不专心、读绘本易走神、画画敷衍了事等情况出现时,家长便容易认定孩子专注力欠佳。同时,家长也时常拿自家孩子与他人孩子作比较,觉得孩子坐不住、乱放玩具就意味着专注力糟糕。然而,这样的判断依据往往较为片面。对于幼儿而言,兴趣是影响专注力的关键要素。
家长应当以幼儿的兴趣点为着手点,对专注力进行评估和提升。比如,家长在讲绘本时可以融入角色进行表演,设置问题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孩子对绘本的专注力。玩耍是幼儿的天性,家长也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专注力。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或玩网络游戏时的注意表现,并非真正意义上专注力良好的体现。
其次要认识幼儿有限的注意时长。家长不但要抓住兴趣点,还需科学、客观地认识幼儿的注意能力。幼儿年龄越小,专注力通常越弱。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注意于玩玩具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此外,幼儿在几个玩具之间转换并不一定意味着不注意,可能是由于玩具选择过多、对玩具充满新奇感或者玩具不适合其年龄特征。家长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当幼儿出现问题时,要去探寻隐性原因,反思教育方式,给予关心和帮助。
然后需给予幼儿充足的独处时光。了解幼儿有限的注意时间后,培养专注力需要抓住关键时期,给予幼儿独处的时间。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并非时刻盯着幼儿,过度干扰会破坏专注力。例如:一个二胎家庭中,家长对姐姐过度陪伴,反而使她不习惯独处,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弟弟由于家长无暇时刻陪伴,学会了独自玩耍,培养了专注力。幼儿独自玩耍时可以培养专注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积累实践经验。家长也应该让幼儿在培养良好注意习惯之后再进行学习。
最后是要科学引导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在信息时代,完全禁止幼儿接触电子产品并不现实,但家长需要进行科学引导。一些家长在公共场合为了让孩子安静,便给孩子手机玩,导致孩子语言储备匮乏、专注力难以集中等问题。家长应提升规范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意识。家长要控制使用时间、筛选内容、提醒孩子保持适当姿势,同时以身作则,多陪伴孩子玩益智游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家长要认识到大多数幼儿天生的专注力并无问题,要通过抓住兴趣点、了解注意时间、给予独处时间以及科学引导使用电子产品等方式,找到幼儿专属的“专注密码”,让幼儿更加注意于学习和有益的游戏活动,为幼儿的成长筑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