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礼治秩序”,推项目式学习

吴淑珍
创建于2024-11-20
阅读 36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10月25日,吴淑珍老师以《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内容为例,展示项目式学习研究成果。

由“礼”字含义的探讨,引出“礼治秩序”话题。

思考“礼”的具体表现

阐述古人关于主动服礼现象的看法

思考“人治”“法治”“礼治”之间的差别

最后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梳理

语文组部分老师参与听课。

授课者感言:中国的古代社会治理特别注重教化,注重教化本身也反映了传统社会主要依靠“礼治”维持来社会秩序。阅读现代理论著作,不能脱离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现实。

       小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受到了冲击。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传统的礼在很多时候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法律逐渐取代了礼的地位,成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法律具有明确的条文和强制力,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礼治秩序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礼治秩序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例如,礼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谐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教育等方式,培养人们的这些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阅读 3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