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人心
让非遗绽放光彩
“哇!有戏看喽!”同学们一阵欢呼,我也跟着跑向操场。原来是“非遗文化进万家”活动来到了我们学校,同学们都被这热闹的场面所吸引。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非遗文化节目随着主持人的话语声拉开了帷幕。首先表演的是《岳母刺字》这个经典场面。表演中,演员们绘声绘色地演出了岳母的坚定与果断,展现了岳飞的担当与英勇无畏。那“精忠报国”四个字,多么威严,多么坚定,仿佛让人回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她们的表演多么逼真呀,精彩绝伦,惹得观众掌声不断。
紧接着,大妈们穿上了“花裤”,就如同她们的心灵一样,充满活力!岁月在她们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没能阻挡她们那颗热爱舞蹈的心。看着她们那轻快的步伐,如同一只只小精灵,让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她们好似在用舞蹈告诉我们,非遗是有生命的,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转眼又到下一个。这次大妈们穿上了长袖藏袍,那洁白的长袖伴随着音乐在蓝天下悠扬,如同高原上的朵朵雪莲花绽放,诉说着一路的艰辛与甜蜜。你看,她们笑得多么灿烂啊!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伴随着我们热烈的掌声,大爷们也按奈不住了,一曲曲弦子合奏让我们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学校的舞蹈队也给大家表演了《阿尺木刮》和《啦啦操》,让全场观众赞叹不已!
非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非遗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光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让它的光彩永远照耀我们的心灵。
指导教师:吴锦玲
多彩非遗,生生不息
今天下午,维西大词戏的艺术家们莅临我校,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国粹的博大精深!尽管这些爷爷奶奶们已近古稀之年,但他们在舞台上的风采依旧令人叹为观止。
表演首先以戏曲《岳母刺字》作为开场大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演员们身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戏服,表演结束后,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有的同学甚至激动得跃起欢呼。那精彩的演出,尤其是“精忠报国”这四个铿锵有力的字眼,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挥之不去。
爷爷奶奶们同台献艺,展现出了非凡的技艺。紧接着,奶奶们又为我们带来了一支充满活力的舞蹈,她们舞动身姿,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动作既规范又统一,毫无拘谨之感,比我们还要有朝气。
舞蹈结束后,爷爷们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拿起二胡,奏响了悠扬的乐曲。他们面带微笑,动作一致,仿佛是在用音乐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美得让人心醉。
在这些精彩的表演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爷爷奶奶们的最后一场大合唱。舞台上,有人引吭高歌,有人轻声和鸣,那和谐而动人的旋律,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整个表演过程,爷爷奶奶们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能说是美轮美奂,精彩纷呈。
在那个充满活力的场景中,人们翩翩起舞,伴随着一位老爷爷悠扬的扬琴声,那和谐的旋律与曼妙的舞姿,在操场上定格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最终,我们与那些可敬的爷爷奶奶们共同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通过一张意义非凡的大合照。在拍照时,那位掌镜的爷爷风趣地问道:“这柿子甜不甜呀?”然而,起初四周却是一片沉寂,这让爷爷略显不悦。他再次提高音量重复了问题,这一次,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甜!”这一声回答,如同春风拂过,让整个校园都为之震动。合照完毕后,爷爷奶奶们也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开了。
戏曲的魅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它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下去。
指导教师 :黄彦琴
非遗文化我传承
在浩瀚的传统文化星空中,有一颗尤为耀眼的明珠,那便是——大词戏的精彩演出。星期二的午后,我们齐聚操场,共同欣赏了大词戏乐团的表演。首先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是京剧演绎,它深情讲述了岳飞之母在儿子背上镌刻“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历史典故。试问,哪位母亲不是深爱着自己的骨肉呢?只是在那国家危难之际,她毅然选择了大义。
“接下来,有请我们的老艺术家们上台献艺。”随着主持人这一声令下,各位爷爷辈的演员就纷纷落座,开始了他们的表演。有的拉起了二胡,有的弹拨着古筝,还有的敲打着各式各样的传统乐器。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老艺术家们圆满完成了他们的表演,随后在掌声的渐渐消散中,我们迎来了下一个节目。
紧接着,表演啦啦操的同学们登台亮相,台下的观众们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舞台,生怕遗漏掉任何一个精彩绝伦的瞬间。随着音乐的响起,啦啦操的表演正式拉开序幕。
在舞台之上,啦啦操的同学们轻盈地翩翩起舞,每一位成员都尽情地挥洒着自我,将最动人的风采展现给了台下的观众。那欢快的旋律转瞬即逝,啦啦操的表演便在眨眼间圆满落幕。奶奶们开始轮番上阵,她们个个洋溢着自信的光彩,笑容满面,每一个舞姿都透露着优雅与韵味。奶奶们与主持人的精彩演出也完美谢幕。最终,这些舞台上的演员们共同合影留念,他们的表演精彩绝伦,令人难以忘怀。
大词戏不仅呈现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现。它以独特的魅力,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舞台上的一幕幕,无论是青春的活力还是岁月的从容,都诠释着不同的美,共同编织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
指导教师:金耀群
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
这个周二的午时,全校师生共同观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大词戏表演,其中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剧目当属《岳母刺字》。岳母在其子的脊背上镌刻了“尽忠报国”四字,这一幕深深地撼动了我的内心,更让我深切体会到了母爱的崇高与儿子的孝顺。演出极为出色,演员们的手势灵动多变,表演得活灵活现,仿佛引领我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那一段历史。老奶奶们的声音清晰洪亮,字句间充满了力量,令人不由自主地随之动容。倘若我们细细品味,还能发掘出其中蕴含的诸多深意。岳母在刺字时虽未见针,但手中仿佛确有针在,表演之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老奶奶们退场之后,老爷爷们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那动人的场景中,爷们儿或手持二胡,或怀抱古筝,纷纷登台献艺,他们的精湛表演犹如天籁之音,余韵悠长,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一幅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尤其令人动容的是,一位手持“五星红旗”的阿姨,她步伐坚定,缓缓走向舞台中央,那面鲜艳的国旗在微风中轻轻飘扬,彰显着无尽的爱国情怀。这便是爱国的真挚体现吧!热爱国家,崇敬国家,守护国家,这些情感在这些节目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为祖国的一员,我们应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相互友爱。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个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的学生,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国家的文化。让这些美好的故事代代相传,让后人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领悟人生的真谛。
指导教师 : 黄彦琴
亲近非遗,感知文化魅力
——非遗文化进校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今天,我校有幸邀请到了县里的大词戏古乐团,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首先表演的是京剧。只见七位京剧传承人从幕布后走了出来,唱念做打,声情并茂地演了起来。这回演的是《岳母刺字》,讲述了岳飞出征前岳母在他背上刻上“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故事。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演,将岳母的坚定与岳飞的忠诚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观看表演,我们不仅欣赏到了艺术的美,更深入了解了京剧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传承价值。京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传承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接着便到了藏族舞蹈。奶奶们穿着美丽的藏装向同学们表演着灵动的舞蹈,白色的长袖在她们之间有规律地摆动着,犹如那高山上的雪莲花在操场上开放。奶奶们那轻盈的舞步,柔美的舞姿将藏族人民的豪迈与柔情展现得出神入化,让同学们惊叹不已。作为朝气蓬勃的新时代少年,我们要学习她们的积极乐观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随后,四位拉二胡的爷爷登上了舞台。他们脸上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缓缓地拉起了二胡。那铿锵悦耳的二胡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尽管爷爷们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们精神饱满,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一曲结束,同学们赞不绝口,掌声如雷。通过二胡演奏,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遗文化在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年轻一代的深远影响。
接下来还有许多精彩绝伦的表演,让同学们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通过这次非遗文化展示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更激发了我们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热情。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展现出我们的朝气和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指导教师:吴锦玲
非遗文化,中华之美
在北京,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代表,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在我们维西县,同样有着令人瞩目的非遗文化——大词戏。尽管我们的科技水平无法与大城市相媲美,但我们所拥有的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今天,我们学校举办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而受邀的是维西的大词戏古乐团,这次的表演与以往有所不同,更加精彩纷呈。随着锣鼓交加的声音,戏曲声也随之响起,瞬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传统韵味的世界。这场大戏讲述了岳飞母亲劝说无果后,在岳飞身上刻下“精忠报国”四字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深情地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更展现了岳飞坚定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深受感动。
在表演过程中,爷爷们还为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弦子演奏。他们一边拉着二胡,一边欣赏着周围的风景,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仿佛与弦子的旋律和周围的美景融为一体。他们的演奏声情并茂,让我们陶醉其中,感受到了弦子的独特魅力。
此外,奶奶们也不甘示弱,她们不仅能唱戏,还能跳舞。在舞台上,她们的长袖宛如天上的彩云随风飘动,舞姿优美动人,宛如天鹅般翩翩起舞。她们的藏舞表演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展现了维西县非遗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当然,除了传统的非遗文化表演外,学校还进行了拉拉操表演。虽然这不是非遗文化,但同学们的动作协调、面带微笑,表演得非常精彩,为活动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
随着表演的结束,我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这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对家乡的文化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感情。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指导教师:金耀群
传非遗文化,感独特魅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多姿多彩。提起非遗文化,你的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丰富多彩的各种表演。就在昨天,我校举行了一场非遗文化展演活动,让我刮目相看,赞不绝口。
第一场表演是《岳母刺字》。演员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袍子,大步流星地走上台。接着岳飞走到抱枕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这一跪真是太震撼了!它既表现了岳飞勇敢无畏、赤胆忠诚,又表现了岳母的坚定决绝。这场表演让我响起了那句古话:“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接着是一首动听的二胡曲——《北京有个金太阳》。我猜那个“金太阳”也许就是人民群众心里的毛主席吧。老爷爷们用有力的手娴熟地地拉着二胡,时光虽让他们变得年迈,可拉出的曲调却像高档音乐会一样好听、清脆入耳。老爷爷们笑逐颜开,抖抖腿,摇晃着头,无不展现着老爷爷们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
紧接着是学校舞蹈队带来的《阿尺木刮》。同学们穿着傈僳族服装,排列整齐、脚步一致,男同学跳出了傈僳族的勇敢、坚强;女同学跳出了傈僳族的大方,热情。他们稚嫩的小手拉着小手,像是要诉说“傈僳族与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和谐共处”。
快接近尾声时,一曲《万泉河水》让我再次深深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震撼到。一位奶奶挥动着鲜艳的党旗,把我们拉回到那一段段红军长征中不可遗忘的历史。在战火硝烟中,多少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给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和平与美好,我们应珍惜这世间的美好,不辜负先辈们对我们的期望。
这次非遗文化展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非遗文化一定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指导教师:吴锦玲
非遗润童心
今日午时,校长召集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观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演出。舞台上,演员们神采飞扬地载歌载舞,就连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几位同学也被这非凡的魅力深深牵引,目光紧锁,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精彩瞬间。这充分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吸引力,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对其的热爱与珍视。正因如此,我们才会频繁提及并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在我个人心中,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当属戏曲表演。戏曲是中国的文化精髓。舞台上,演员们绘声绘色地演绎着,台下的观众则聚精会神地观赏着。尤其是当岳母为岳飞在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时,台下的观众更是激动不已,有的甚至站起身来,站在板凳上,只为更清晰地目睹这一感人瞬间,不得不赞叹京剧那令人着迷的魅力,就连栖息在树梢的鸟儿也迟迟不肯飞离。那些小巧的花朵与嫩绿的小草也仿佛探出了头,好奇地观赏着。时间悄然流逝,但我们的兴致却丝毫没有减退。舞台上的演员们“咚咚嚓!咚咚嚓!”地敲打着锣鼓,我们的双手也不由得随之拍动。就在那一刻,整个操场被我们的热情所充盈,仿佛一股汹涌的波涛,向四周蔓延开来!
表演落幕之后,我依旧沉浸在方才那绝妙的表演之中,幸亏有同学在一旁提醒我,否则我恐怕会一直愣坐在那里。这场节目,不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传递的深厚底蕴,还让我们领悟到:应当珍视它,呵护它,保护它,待到我们长大成人,更要努力去了解它,热爱它,欣赏它。
指导教师:黄彦琴
感知非遗魅力
11月12日这一天,我校的操场上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的盛会。非遗文化犹如浩瀚宇宙中的璀璨星辰,又似茫茫黑夜中的明亮灯塔,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光芒与指引。
活动伊始,大词戏团的演员们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京剧表演。这出京剧生动演绎了岳飞即将出征的壮烈场景,他的母亲虽然满心不舍,但面对国家危难,只能毅然决然地在岳飞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感叹:哪位母亲愿意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踏上生死未卜的战场呢?岳飞这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接着,一群慈祥的老爷爷们登台,为我们献上了悠扬的弦子。他们的手法异常娴熟,琴声时而激昂高亢,时而低回婉转,美妙绝伦。如此精湛的技艺,背后定然是无数次的刻苦练习与不懈坚持,也定然是历经重重困难与挑战后的成果。这不禁让我深刻体会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只有勇于克服困难,才能最终收获胜利的果实。同学们,让我们向这些老爷爷们学习,用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吧!
这场“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在心灵深处受到了深刻的触动与启迪。随后,我校的拉拉操队伍登场了,她们的动作柔美至极,宛如天界降临的舞者,专程为我们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那些高难度的动作,对我们而言简直是遥不可及,但她们身为凡人,为何能驾驭得如此出色?原因就在于她们拥有学习的热情,怀揣着站上世界之巅的梦想。
紧接着,我们迎来了最为熟知的舞蹈——傈僳族舞蹈。随着他们的舞步愈发激烈,我们的情绪也被点燃,操场上掌声雷动。突然,一位同学高声呼喊:“看,他们的绝技‘旋风舞步’要上演了!”我们立即收敛了拍手的动作,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舞台。不出所料,没过多久,他们便开始了那如魔鬼般疯狂的旋转,操场上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场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更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知识,还深刻领悟到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唯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最终收获胜利的果实。
指导教师:金耀群
重温非遗,点亮生命之美
观赏完那场盛大的表演后,我深深地领略到了戏曲的非凡魅力!别看那些爷爷奶奶们已近暮年,可他们的身体状况却出奇地好。当我目睹岳母在岳飞的背上镌刻下“尽忠报国”这四个大字时,我才领悟到岳飞大将军在守护国家、捍卫国土方面所展现出的崇高精神……当我聆听到老爷爷们拉奏二胡的乐声时,那悠扬动听、美妙绝伦的旋律,令我陶醉其中,难以言表……啦啦操队员所展示的高难度动作,令我瞠目结舌,惊叹不已……那位弹古筝的老奶奶更是让我敬仰得五体投地。
当藏舞华丽登场时,全场观众纷纷惊呼:“真是太美了!简直美得无法形容!”紧接着,红军的号角声骤然响起,我的思绪瞬间被这段饱含深情与历史的文字所牵引,让我沉浸在这段美妙时光中的思绪中。
画面瞬间将我们拉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傈僳族的小朋友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那排列有序的舞步,让我们不禁连连称赞。年长的祖母们还吟唱起了悠扬的山歌,我仿佛能听见林间小鸟在婉转啼鸣,河水中鱼儿在欢快地游玩,树叶随风轻轻摇曳,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令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奶奶们所跳的舞蹈,那欢快的旋律,那轻盈的步伐,让我的心灵也随之跃动。
在观赏完大词戏的表演后,我领悟到了一条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切勿中途放弃。
指导教师:黄彦琴
非遗文化,经典传承
十一月十二日下午,学校特别邀请了维西大词戏古乐团来为我们表演京剧、民族舞蹈、二胡演奏、古筝弹奏等节目。看着爷爷奶奶们如此精彩的表演,我不禁想要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京剧,被称为"国粹"。大词戏古乐团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京剧,即使他们没有神奇的变脸、夸张的僵尸摔和奇特的亮相,可他们依然那么自信,那么优秀,把唱腔的高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得不令人敬佩。
奶奶们跳得舞蹈也是非常好看的,她甩着长长的袖子,身穿艳丽的藏裙,即使没有漂亮的舞台,即使没有专业的评委,可她们依旧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我们,自信的笑容总挂在脸上。
爷爷们拉的二胡技艺精湛,这无疑是刻苦练习的成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弦子的音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仿佛贝多芬的《月光曲》。低音部分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静谧的氛围;而高音部分则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让人感受到舒畅轻快。
除了大词戏古乐团给我们带来的演出,还有五(4)班同学们跳得《阿尺木刮》以及拉拉队表演的拉拉操,每一次演出都非常精彩、激动人心。特别是拉拉队最后的一个高难度动作,把场外的观众看得大声欢呼、拍手叫好。
大词戏古乐团们合唱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爷爷们来拉伴奏,奶奶们来唱歌,他们简直合作得天依无缝,歌唱得不仅好,伴奏拉得也很棒。
维西“大词戏”古乐团,你们的出现,是维西的骄傲。感谢你们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我们一定接好非遗传承这根接力棒,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像你们一样优秀的人。
指导教师:金耀群
非遗文化浸润心田
在这个充满现代科技的时代,许多人沉迷于新奇的事物,渐渐遗忘了老一辈人的戏曲。然而,今天大词戏古乐团的爷爷奶奶们再次将传统戏曲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欣赏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伴随着主持人激情洋溢的介绍,一曲《岳母刺字》上演了。岳母在儿子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饱含了母亲对儿子的期望,展现了岳母的果敢决绝。而岳飞也坦然接受,因为他有一颗勇敢无畏的心,满腔热血,对祖国忠诚。看到这里,我的心颤动了一下:“岳母竟然在亲生骨肉上刻字!”但转念一想,多少战士牺牲在战场上,难道他们的母亲不爱他们吗?不!正是因为爱,正是因为期望,才让他们为国捐躯,这种爱深深打动了我。
第二个节目是一群老奶奶穿着黑衣花裤,她们舞动身躯,像极了一只只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她们充满活力,迈着轻盈的舞步,虽然岁月在她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可并没有“偷”走她们那年轻的心。看到这,我不由得联想到我们十几岁的孩子,在做课间操时,总是不愿意伸胳膊抬腿,迈着沉重的步伐,完全没有小孩子的朝气,远不及这些老奶奶。
接下来由老爷爷们演奏《北京有个金太阳》。老爷爷们在上面拉着二胡,唱着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丝毫没感觉他们年事已高。奶奶们的藏族舞蹈扣人心弦,她们挥动着衣袖,飘扬的衣袖似在与我们对话,独特的舞步如同澜沧江畔奔腾的溪流,诉说着藏族人对党的信任与忠诚,让我愈发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这一场戏曲盛宴,使非遗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更让戏曲在年轻人心中播下种子。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把这些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它绽放光彩!
指导教师:吴锦玲
非遗文化进校园观后感
中国有京剧,云南有滇剧,而地处大山的维西,也有属于自己的剧种---大词戏,这是维西独有的戏剧。
今天,维西大词戏古乐团的爷爷奶奶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地为我们表演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岳母刺字》,故事讲述了岳飞要去参军,母亲在他的背后刻了四个字“精忠报国”,岳飞的神态中带着一股坚定,岳母虽不舍但不强求。表演开始,演员们一开口,我还认为是京剧呢,再仔细听发现和京剧并不相同,更让我震惊的是有其中两位演员,他们从开始表演到剧终,都一动不动,真是厉害,一下子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第二个节目便是听赏,三位老爷爷拉着弦子,那悠扬的声音让人轻松愉快,使人忍不住想要起身跳上一圈。三位老爷爷气场强大,脸上的微笑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接下来便是阿尺木刮,阿尺木刮是我们学校表演的节目,而且还是由我们班的同学表演的呢。上场前我们可紧张了,害怕跳不好,因为周围都是些专业人士,可一到场上,大家都兴奋起来,跳完感觉还行,基本把山羊那种野性十足的气场表现出来了。
虽然还有很多节目,但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首诗,诗题叫《做最好的自己》,“若你是海中的一条鳗鱼,那我们要做河中最大的鳗鱼,若你是田中的一颗麦穗,那我们就做田中最饱满的麦穗”,主持人念得那样深情,让我们感同身受,我想:我也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看了形象生动的《岳母刺字》,跳了霸气十足的阿尺木刮,听了老爷爷们优美的弦子声声,还听了主持人感人的诗......为什么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呢?是为了能让我们把经典文化传承下去呀!
指导教师: 赵晓燕
维登完小思源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