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超超就要上学了,妈妈担心孩子好动、上课坐不住。大班老师经常跟妈妈反映超超上课容易走神、不遵守纪律。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他左顾右盼,不专心听讲,有时摸摸旁边的小朋友,有时抠自己的衣服,小动作很多。为了避免影响别的小朋友,老师把超超的座位安排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醒他,但超超还是管不住自己。妈妈问:
“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呢?怎样矫正孩子好动的毛病呢?”
案例分析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过分好动以致影响正常活动的效果,就存在问题了,如难以在课堂上静坐听课,小动作多,自制力薄弱,不遵守纪律,时常扰乱邻近同学,等等,这些现象已经引起家长、老师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好动、多动的原因得到多方面的解释,好动、多动的现象也要区别对待。
一、孩子好动属于顽皮行为
孩子的先天气质不同,有的孩子生下来就好静,有的孩子则天生好动,而每个家长对孩子好静或者好动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果孩子好动,而家长好静,那么孩子正常的活泼顽皮也会遭到家长的反对。还有的家长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养育一个孩子,一旦孩子的好动行为影响了自己的休息与工作,或者自己比较劳累,就容易对孩子正常的活泼顽皮持负面态度。
二、孩子好动属于偶发行为
孩子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坐在那里百无聊赖,或者在公共场所心情紧张、不自在,或者因为做错事、挨批评等原因一时心情烦躁,而且孩子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弱,他们就可能随处走动,双手不自主地随意摆弄东西,甚至干扰附近的同学……孩子的这种好动就属于偶发行为,判断的标准就是孩子平时的行为正常,只在类似的特殊情况下才会多动。
三、孩子好动属于不良习惯
动作的多少取决于活动的需要,不需要的动作太多就属于多动。有的孩子已经形成习惯,例如老师讲话的时候不停地抠手,坐着的时候不停地晃腿,站立的时候不停地扭动身体,集体活动的时候不听指挥到处乱跑,上课的时候插话、随意说话而不是举手发言•••••这些伴随的、不必要的动作存在于孩子不自觉的行为习惯之中,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或者品德修养等方面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孩子好动属于心理疾病
有些好动的孩子患有多动症(ADHD),这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帮助与治疗。多动症患者大多是男孩,诊断依据主要是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理测验结果。多动症有三大主要症状: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多及行为冲动,有的孩子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有的以多动、冲动为主,更多的孩子则是三者并存。多动症容易被家长误以次是孩子顽皮、淘气,因而延误治疗时机。
为避免误解孩子,家长首先要正确区分正常的活泼好动与多动症。相关研究表明,多动的正常孩子与多动症患者至少有六大区别。
1.注意力
多动的正常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聚精会神,并讨厌别人的干北。而患有全动症的孩子干什么都心不在點,并难以有始有终,无目的的动作很多,特别容易被外界不相干的事物和无关的刺激干扰。即便是有电视、听故事,多动症孩子也会不停地做小动作,如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头晃来晃去,总之,动作花样繁多,有始无终,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2. 自控力
多动的正常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和成人的特别要求下能约束自己,而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无视环境、无视要求,坐不住、静不下来,经常乱翻东西、乱扔东西,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刻得到满足,否则就大喊大闹。
3. 冲动性
正常孩子的好动行为一般是有原因、有目的的,而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的行为则具有冲动性,缺乏目的性,常常无缘无故,令人难以理解。
4.同伴关系
多动的正常孩子通常爱出主意、玩的花样多,也比较霸道,虽然与小朋友经常有冲突,但仍有一些忠实的“粉丝”跟他玩。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容易冲动、喜怒无常,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或乱发脾气,跟小朋友在一起时说翻脸就翻脸,常会招惹周围的小朋友。
5.生理状況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的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脑部额叶和基底神经节的调控机能有障碍,所以不易矫治和痊愈。而多动的正常孩子没有生理方面的问题,多属不良行习惯,加强教育和改善环境,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6. 多动症患者不一定都多动
有些多动症患者并没有活动过多的表现,看上去很文静,并不影响别人,但动作的精细度低、协调性差,做事显得笨手笨脚,如穿衣服、扣纽扣和系鞋带时动作缓慢且容易出错,也不善于做节奏性较强的运动,如拍皮球、跳绳,走平衡木容易摔下来,做操跟不上节拍或做错。由于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做事无心、拖拖拉拉、粗心大意,久而久之,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变得自闭。有些并不多动的多动症患者只是学习成绩差,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当成老实的笨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多动症患者的智商并不低,甚至在某些认知领域还比较优秀,家长认为孩子这么聪明,不可能有问题,因而对孩子与同龄人的差异不够重视,导致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事实上,多数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的基本素质发展不全面,存在不善运动、学习困难、做事马虎、交往能力弱等问题,需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教育策略
一、根据多动的情况区别对待
不要轻易把孩子多动判断为多动症,但也不要忽略孩子的多动现象。首先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如果孩子的多动是偶发行为,家长不要严加责怪,而是理解和宽容孩子,给孩子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孩子改变自己的空间与时间。如果孩子的多动属于不良习惯,家长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地提醒和指导孩子。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患有多动症,需要先进行专业诊断,一旦确诊,就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专业治疗。
二、不要娇惯溺爱孩子
绝大多数孩子的好动属于不良习惯,与家长不适宜的养育态度密切相关。有的家庭比较溺爱孩子,平时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很少管教,孩子过分自由,缺乏规则意识,因此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心性多变,容易养成过分好动的习惯。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制定一些在家里和幼儿园的行为准则,让他明白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规则定得越细致、越具体,孩子越理解、越容易操作,家长也越容易监管。这些规则一旦向孩子提出,就要坚持到底,任何时候都不能破坏。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家庭把独生子女当作家中唯一的宝贝,家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家长的过度关注容易引发孩子多动。如果家里来客人了,孩子容易人来疯。如果出门在外,他们喜欢在众人面前过度表现。所以,家长对孩子要爱在心里,不宜过度表达出来,给孩子营造理性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三,不要过高要求孩子
有的家庭则对孩子要求过高,忽略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希望孩子听话,像个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的,如果孩子有活泼调皮的行为,就给孩子贴上“多动”的标签。还有的家长的管教方式比较专制,一旦孩子违反自己的要求,就认为孩子“多动”,其实孩子的很多行并不属于“多动”。因此,家长不要用过高的要求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过大容易让孩子多动,家长要尽量减少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例如,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歧视或嘲笑孩子,态度粗暴以及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紧张等。
四、逐步延长有意注意时间
孩子多动的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比较短。这里的注意时间是指有意注意时间,即孩子不管喜不喜欢注意对象,都会为了完成任务、遵守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时间,这种时间的长短受身体机能的限制,不能无限延长。一般情况下,5~6岁孩子的有意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6~7岁约为20分钟,10~12 岁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达30分钟以上。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调动的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时间要远还超过有意注意时间。因此,家长可以以延长孩子的有意注意时间半分钟或一分钟为目标,当孩子达到一个目标以后需要保持一段时间,再提出新的目标,而不要以为进度越快、时间越长对孩子越有好处。
五、科学的体育运动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本来就好动、多动,矫正的办法就是限制孩子的活动,让他练习静坐。实际上好动、多动不等于体育运动,适度的体育活动恰恰是矫正孩子多动的科学方法。因为体育运动都是有规则的,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在运动中身体各个部位要相互配合,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这能有效预防和矫正孩子的多动现象。而大部分孩子都喜欢运动,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定时定量地做一些训练注意力的运动,如走平衡木、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抛接球、拍球、踢球、游泳等。孩子会拍球以后,家长可以加大难度来进一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如让孩子拍球的时候数数但是不出声,这就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眼睛看球、手拍球、数数、嘴巴不出声等多种动作协调统一,而不专注的孩子是完成不了这一系列的复杂动作的。
六、关注孩子的学习类型
研究发现,人有不同的感知学习模式:听觉类型的学习者善于理解和加工以言语、声音等方式呈现的信息,视觉类型的学习者善于理解和加工以文字、图像等方式呈现的信息,触动觉类型的学习者善于理解和加工以触摸、运动等方式呈现的信息。触动觉类型的孩子,不太适应长时间以听为主的听课学习方式,而对于画画、摆积木、科学小实验、手工制作等需要动手的活动,他们便乐此不疲,乐在其中。可见,这类孩子喜欢“做”而不喜欢“坐”。实际上,工程、建筑、设计、运动、机械等领域都需要触动觉类型的学习者,可是,在以言语传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堂里,他们常常被认为是惹麻烦和不遵守纪律的,他们的学习方式也通常不被接纳。作力家长应该采取比较宽容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孩子。如果孩子只是上课好动,却没有打扰别人,而且他还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这说明边动边听对他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硬性的矫洽反而让他不知所措。如果好动的孩子打扰了别人,家长就应该采取方法教育他了,给他一个最低要求:只能自己动,不能动别人。另外,多给孩子提供包含较多操作和活动的学习方式,满足他喜欢触摸和做动作的愿望,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并提高学习效率。
七、多陪伴孩子
好动与多动的孩子都具有做事三心二意,有始无终的特点,如果家长放任不管,孩子的状况通常不会自动改善。研究还发现,学龄前的孩子电视看得越多,越容易出现多动和注意力涣散的状况。可见,有些孩子的多动状况恰恰是由于家长不管孩子、不够关注孩子而导致的。有的家长只顾自己做事,较少陪伴孩子,而孩子都有吸引他人关注的心理需要,既然安安静静吸引不了家长,那么就胡作非为或者吵闹一番,果然家长就关注自己了。对于孩子来说,即使遭受一顿呵斥,也比不被家长关注好受。因此,这样孩子与家长之间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家长不关注就闹,孩子一闹家长就关注,长久下去,孩子形成了好动或者多动的习惯。可见,家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家长每天都要尽量参与或者安排孩子的游戏、生活活动,督促孩子专心致志地做完一件事,帮助孩子合理分配时间与安排活动,逐步改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的状况。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家长一方面要适当地监管孩子,让孩子做事不要太随性,另一方面还要尽量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使好动的孩子有机会发泄过剩的精力。
总之,教育好动的孩子需要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特点,提供适当的活动和支持,帮助他们培养自我控制和专注力等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