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课堂有“研”值,观摩学习促成长 ——漕河镇道德与法治学科“三课一研”活动

心若阳光
创建于3天前
阅读 5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全镇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水平,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漕河镇本周进行了道德与法治学科“三课一研”活动。本周由漕河镇北楼小学武珍老师执教,中心校各位领导、各小学校长和全体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开启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有“研”值,观摩学习促成长的征程。

       今天武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本节课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本课分为三个任务——寻同胞、寻亲密、寻古今。

       通过观察《少数民族分布图》和饼状图等数据,让学生总结出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通过课下预习,学生搜寻资料,得出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通过表演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文成公主入藏三个历史小短剧,学生们对古代民族关系进行探寻。


        对于现代民族关系,采用了播放视频的方式,学生们从中认识了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具体事件。         

       从古代到现代,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相互交错,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最后同学们共唱一首歌祝福祖国结束。

       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各位老师们立足新课改背景下的核心素养要求,基于自己实际教学,积极踊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本课的执教教师武老师先进行了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练广,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大,学生理解上有难度,需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在表演小短剧中表达能力不足,要在平时多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

       蔡老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了质疑,不能忽视一些内容的呈现。

       丁校长提出,本节课以三个任务驱动,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教材,学生预习地较为充分,教师评价可以再多样化一些,涉及课文知识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问答。

        高老师认为,本节课教学环节紧凑,学生积极性较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其中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

       武老师提出,本节课教师非常有耐心地指正学生的错误,设计环节环环相扣,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观看当代民族关系形成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们思考时间,让他们自己说出观看感受,从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高老师提出,本课教学由于内容较多,有的内容可以深度挖掘;针对板书中的地图要展示规范;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三个环节——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针对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以使用Ai高科技,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质疑,Ai进行解答。


          最后由中心校常校长进行点评,针对《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个课题,提出了本课的改进建议:本课可以从中华民族的组成和一家亲两大方面展开,而一家亲应该是重中之重;要注重在导入环节和课程结尾环节形成首尾呼应;板书设计要注重精准性;教课过程中要放手给孩子们,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思考;课堂管理中注重学生的管理作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


       针对各位领导与教师的指导建议, 此次授课,后期可以进行有效完善:

1. 对于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大的课程,要深度挖掘教材,对部分内容可以进行适当删减;

2.课堂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

3.可适当引入AI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板书设计要精准,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展示;

5.教师评价要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揣一腔梦想,撒一路芬芳。虽然今天的教研活动结束了,但优质、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探索仍在继续。我们将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度挖掘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生本课堂,进一步提高我们漕河镇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让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为漕河的教育事业继续添砖加瓦!

阅读 5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