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基层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政策、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工作负担过重、形式主义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此,中央明确提出为基层减负的重要任务,旨在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减负,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基层减负,减的是不必要的负担,增的是为民服务的效能。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过度留痕、频繁检查、重复报表等现象,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抓落实、搞服务。为基层减负,就是要革除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了解民情、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
二、减负,需从源头抓起
减负不是简单的减少工作量,而是要从制度设计、工作机制上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避免“一票否决”过多过滥,让基层干部有更多自主权和创新空间;另一方面,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减少重复劳动和纸质材料报送,提高工作效率。
三、减负,更要提质增效
减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让基层服务更加高效、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减负后,基层干部应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确保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同时,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培养一支既懂政策又懂业务,既能服务又能创新的基层干部队伍。
为基层减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共同为基层干部创造一个更加宽松、更加高效的工作环境,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让基层服务更加贴心、更加高效,共同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