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尽
新冬起
秋冬共研
以终为始
以始为要
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为促进桑植县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深度发展,桑植县陈林平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以研修为媒,以成长为介,研教育内涵之深意,达教育资源之补给,谋教育发展之新篇,于11月14日,积极参与张家界市以“语文单元整体设计,读写深度融合教学课例研究”为主题的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研修项目(A0909),奔赴了一场美好的“教育之约”。
逐光而遇 打开现场教学崭新窗
孟颖《秋天的怀念》
抱苦难以遨游,挟坚韧以长终。孟颖老师立足文本,紧扣“好好儿活”,一点立骨,构架语文课堂教学。她恰如其分的表扬,满怀希望的鼓励,感同身受的共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认识苦难,正确对待苦难的平台。让学生明晰抱苦难以遨游,挟坚韧以长终,方能迎芳华灼灼。
朱俏颖《往事依依》
昔我往矣,今我来思。朱俏颖老师紧扣“依依”,一词立骨。她设计新颖,巧用记忆卡片,通过“解‘依依’之题————梳“依依”往事——悟‘依依’深情——感‘依依’之理”等环节贯穿课堂教学。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朱老师整堂课力求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证据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文本深意,整个课堂氛围放松且活跃,课堂也因此真正的“活”了起来。
覃勇华《古诗词比较阅读》
苏轼说:“诗画本一律”。诗是语言的画,画是静默的诗。覃勇华老师的《古诗词比较阅读》,以画解诗走进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走入学生敏感好奇的内心世界。她让学生以读品异,以读析情,以读探因,以读悟同,置身诗境,好不妙哉。
沐光而行 铺就以说促教成长路
千层之台,始于垒土。今日之“说”成就明日之“硕”。“说课”是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好方法,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林林老师汇报《八下第五单元项目化写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此设计深度融合本地特色,巧设情境“‘印象张家界 我的寻访记’路书制作之旅”。通过“课文精读 知游记绘游踪—课文联读,寻方法明特征—类文联读,实练笔展佳作—活学活用,制视频荐美景”这四个活动向我们展示了一场书本与本土特色相碰撞的深度课堂。
廖云老师以“情感交织,文字间的心灵交响”为主题,分享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她以思维导图为引,以品读细节、悟读人物、深化主题为要,以家庭故事分享会为拓,注重表达与写作中的细节描写、人物刻画、景物描写、主题表达,力求以文化心,带给学生心灵深处的交响。
“朴实、扎实、睿智”是熊伟老师的教学风格。他以“学他人学习智慧 悟自己学习之道”为主题,阐述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博学善思,精于把控文本“七寸”,立足课堂说设计。
乘光而舞 搭建专家引领跨越桥
刘灵芝院长就“理解新教材,赋能新课堂”给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她指出“稳中求进,追求创新”是新教材修订的基本底色;“稳”是新教材修订不变的育人本色;“进”是新教材修订变化的创新亮色。建议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抱负有力转变为严谨笃学,追求卓越的实际行动。
“一切教学活动,均以备课为起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教授、特级教师—伍福常教授如是说。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备课?应该怎样备课呢?伍教授为我们揭开迷雾,拨云见日。他指出两大“法宝”:其一:高度融合阅读、思考、提炼、检索、设计、应用;其二,解读课程标准、编者意图、文本特征。”伍教授在《试谈“双新””背景下的语文有效备课策略》讲座中,深入浅出,如话家常,轻松解决了一线教师备课中的疑难问题,为偏远的乡村教育送来福音。
桑植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陈林平老师对执教老师给出切实点评。她从共性和个性的角度来评价,用诗意化的评价、诗意化的语言、诗意化的向往,诠释了语文之美。她认为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教师的活法即自己的教法,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创造美的幸福语文人。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读写结合是教学的灵魂。永定区教研室李稔香主任从“单元整体、读写一体、以终为始”这三个关键词来交流项目研究。
最后刘灵芝院长总结道:“通过真实的课例,凝练教育思想,不仅提升学员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还促进了语文学科校本教研的深度发展。只要大家愿意研修,就一定会有改变,就一定能在教育平台闪光!”
点燃一盏烛火,温暖岁末秋冬。冬月之美,在于落叶逐风,在于落雨成诗,在于时令之美……今日之研修,则在于教学相长,在于融“业”与教,在于以“语”化“文”,在于以“文”化人。让我们以终为始,做一名寻味语文的行者,且思且行,执着前行,行则必至。
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