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赋能 共研成长

——记吴兴区小学数学潘牡牡名师工作室第十五次活动

涓流之水
创建于11-19
阅读 2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光正好,微风不燥。为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1月19日,吴兴区小学数学潘牡牡名师工作室在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鹤和小学开展了第十五次活动,聚焦基于原理一致性的图形运动教学研讨,活动邀请特级教师朱国平为工作室成员们“传经送宝”。

同课异构初尝试

      上午,朱骁笛、陆晓悦和徐婷三位老师对四年级下册《平移》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

       朱老师,从“点”到“线”到“面”,层层推进,让学生一步步感受到了图形的平移就是无数个点的平移。

       陆老师围绕着“从两个图形如何平移可以组成小船?”这一主要任务,让学生在两个图形的平移过程中感悟影响平移的两个要素。

       徐老师以奥运比赛中的冰壶运动作为素材,从问题引入“哪些壶铃是从中间的壶铃平移来的?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们进行了多方互动、积极探讨,逐渐丰富对平移的认识。

现场改课再实践

      特级教师朱国平引领老师们依托这三节课进行了诊断和研讨,梳理了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四个主题的关系,认为四者应该相互关联,相互打通,并提出今天研究的图形的运动应该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和图形的测量服务。基于这一观点,朱特以徐老师的壶铃素材为例,重新梳理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重构了本节课的环节与核心问题推进。学员们听得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中午,学员们分为两组,结合朱特的理念和下午上课的朱玉琴老师和钱晓娟老师一起进行磨课、改课、制作课件和板贴。

      下午,朱老师和钱老师对同一节课进行了不同的演绎。

       朱老师围绕“怎样快速判断①号冰壶是冰壶A向上平移4个得到的?”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不断地辨析中了解判断平移的方法、感悟描述平移时,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钱老师则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再将学生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把图形的平移有效地转化为点的平移,便于学生感悟平移本质。

      课后,工作室成员:徐婷老师、沈洁老师和陈阳老师对于下午两节课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都对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提出困惑。最后,导师潘牡牡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点评,重点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专业素养,并针对课堂中的细节建议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可以更加明确一些,提出在最后一个环节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利用教具小棒辅助教学。

      名师引领,躬身前行。工作室活动不仅是一次灵魂的唤醒,更是一场诗意的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深耕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

阅读 2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