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工作者却面临着繁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为基层减负,刻不容缓,这不仅关乎基层工作者的福祉,更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摆脱文山会海,释放基层精力。文山会海一直是困扰基层的一大难题。各种会议、文件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基层工作者常常在会议室和办公桌之间疲于奔命。不少会议内容空洞,文件照搬照抄,没有实质指导意义,却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基层干部本应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深入群众、了解实际问题、落实政策上,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会议传达和文件学习中。为基层减负,首先要对会议和文件进行“瘦身”。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规模和时长,确保会议主题明确、内容务实,能真正解决问题。对于文件,要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形式主义的长篇大论。只有把基层工作者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他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服务群众。
整治过度留痕,回归工作本质。过度留痕是基层负担过重的又一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工作考核过度依赖于资料和台账,基层工作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整理档案、填写表格、拍照留证。这种过度留痕的做法背离了工作的初衷,让工作流于形式。比如,社区工作者为了应付上级对某项活动的检查,需要准备厚厚的一沓资料,包括活动计划、参与人员名单、现场照片、群众反馈等,而真正用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反而被压缩。为基层减负,就需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考核方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考核应更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而不是看资料做得有多漂亮。让基层工作者把精力放在实实在在的工作内容上,而不是为了留痕而工作。
合理安排任务,杜绝层层加码。层层加码是导致基层负担过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上级部门的一些政策和任务在层层传达过程中不断增加要求和难度,使得基层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项原本合理的工作任务,经过多层加码后,变得几乎难以完成。例如,在环保整治工作中,基层可能会接到上级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实现过高目标的任务,这不仅让基层工作者不堪重负,还可能导致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为基层减负,上级部门在安排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制定目标和计划。同时,要加强上下沟通,及时调整不合理的要求,让基层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
只有真正摆脱文山会海、整治过度留痕、杜绝层层加码,才能让基层工作者轻装上阵,更好地履行职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筑牢坚实的基层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基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