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 共享 共成长】——开封市示范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第四季“共读一本书”读书分享活动(二)

示范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4-11-19
阅读 24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水韵潺潺,滋润万物,书香悠悠,培育众生。为扎实推进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助力工作室成员走上专业精进的“高速路”,示范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启了第四季“共读一本书”——《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读书交流活动(二)。本次由工作室主持人助理:李想老师和第二组的五位老师分享她们的所得所悟。

共读书目

《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一书,结合余老师三十多年的教学和教研经验,从认识教材、处理教材、活用教材、好课的标准、教案的设计、教学创意的切入、提问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审美能力等几十个维度全面细致地解析如何上好阅读课。本书紧贴新课标和新教材,视角细致新颖,课例丰富实在,教案借鉴性强。

作者简介

余映潮: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知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专家、教师培训专家,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发表了1700余篇教学文章,并出版了包括《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等在内的18本专著。余映潮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深受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欢迎,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提升语文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读书分享

分享人:李想

阅读《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书中,余老师强调了“发现”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发现有趣的材料、知识的精华、内在的奥秘等,这些“发现”可以作为教学的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研读文本,提升自己的解读能力,从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语文的魅力。

同时,余老师提出的“板块式教学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板块,每个板块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或目标展开。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学结构更加清晰,教学内容更加优化,教学过程也更加生动。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余老师在课堂上的风采,他通过板块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探索文本的内在价值。

《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我对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将这些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人:张思洋

余映潮老师关于阅读教学设计的阐述,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我对阅读教学新的认知大门。

从他的理念中,我体会到了教学思路清晰的重要性。他的设计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有着严密逻辑。比如在处理文本时,能巧妙地规划出一条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的路径,就像搭建稳固的阶梯,让学生可以拾级而上,从对文本的初步感知顺利迈向深度理解。这种清晰的设计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避免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迷茫。

此外,他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也让人钦佩。他能把教材内容与课外拓展巧妙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还注重对不同类型文本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这使阅读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余映潮老师的这些观点和方法,让我在阅读教学设计方面收获满满,有了努力的方向。

分享人:石园园

 近日,我读了余映潮老师的《余映潮阅读教学设计》,这本书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教学之门,让我对阅读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余映潮老师被誉为语文教学界的大家,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一直深受同行们的推崇。在这本书中,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阅读教学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余老师对教学的热情和执着所打动。他不仅对阅读教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他提出的“板块式”教学设计,让我看到了阅读教学的新思路。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板块,每个板块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使得教学更加清晰、有序。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此外,余老师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鉴赏文本。他提倡从不同角度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如写景散文的描写角度之美、语言之美,小说的情节之美、转折之美,以及诗词中的音韵之美等。这种鉴赏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比如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到位等。而余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我开始尝试将他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努力让学生的阅读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分享人:陈思雨

读了‌‎余老师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好课标准”的探讨。余老师认为,一堂好课不仅要在知识传授上做到准确无误,更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他提出了“启发、互动、探究”的教学理念。我开始意识到,教学不应是单向的灌输,而应是双向的交流与共同成长。余老师还以具体的教案为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这让我受益匪浅。‌‎

  ‌‎此外,余老师对提问艺术的论述也让我耳目一新。他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灵魂,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往往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余老师的观点启发我,要更多地关注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边界。‌

分享人:毛海芬

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设计》这本书,我深感其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实用指导,令人受益匪浅。

书中,余映潮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详细阐述了阅读教学设计的艺术。他强调,教师要善于发现,无论是研读文本时的灵感迸发,还是课堂上与学生的思想碰撞,甚至是课后批改作业时的点滴感悟,都是“发现”的宝贵财富。这种发现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上,更体现在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上。

余老师提倡的“板块式”教学设计,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他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板块”,每个板块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既清晰又简明。这种设计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他还注重引导学生鉴赏文本,从多个角度欣赏文本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此外,余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还特别注重语言的训练和积累。他强调,语文阅读课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这种训练必须是灵活多样的,不能单一化、程式化。他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展示了如何将语言训练活动运用自如,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吸收和借鉴这些宝贵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余映潮阅读教学设计》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学指南,更是一本教育智慧的结晶。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也让我更加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结语

《余映潮阅读教学设计》读书活动在示范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将会作为一项长期活动开展下去。让我们共读, 共享 ,共成长,让我们的教育事业一路书香。

阅读 24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