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绽芳华,笃行致远共成长——记县名优教师赴陶唐中学“送教下乡”活动

檐下听雨花未眠
创建于2024-11-19
阅读 27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持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助推农村教育发展。2024年11月20日上午,县教研室组织初中数学、物理、道德与法治等十位名师莅临陶唐中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数学课风采

      名师丁雄亮老师带来了七年级数学课《问题解决策略:归纳》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名师张人和老师上的是八年级数学《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张人和老师依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巧妙地创设情境:课前 ,以篮球比赛得分问题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课堂,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中, 选择学生所熟悉,直观、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名师涂国辉老师带来的是九年级数学课《反比例函数》。涂老师的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通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多个情景创设,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道德与法治课风采

      名师林连生老师展示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增强安全意识》一课,本节课重点突出,语言干脆利落,讲解细致。林老师以“校园安全案例”导入本课,立足教材的同时,多维度巧用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安全的重要性。提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中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

      名师张小红主任执教的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法不可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且有效,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情景预设贴合学生日常生活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法律知识,还提升了法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李鹏学老师上的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促进民族团结》一课。李老师善于挖掘教材,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基础,构建有趣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结合实例阐明民族制度的内容、方针,体现了政治认同和法治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物理课风采

       名师方丽亮老师带来的是九年级物理课《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方老师授课语言亲和,能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巧妙,同时又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落实物理课改和新课标的理念。

      名师陈骋老师展示的是九年级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课。陈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强,实验操作规范,同时提高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名师邓康甫老师带来的是八年级物理课《透镜》。邓老师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教学内容丰富,通过3D立体聚焦实验情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深刻体现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底。

      名师刘林生老师执教的是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一课,林老师的教学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将知识点与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与此同时,课程中的实例分析也十分生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了实用性。

收获与展望

     教学有“温度”,研讨有“深度”。课后,进入集体评课交流阶段。首先,由执教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前教学设计、课堂呈现、课后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教学阐述。接着,由听课老师针对课堂教学各抒己见,畅谈体会,既有经验交流,又有方法探讨,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相互学习、不断提升,也在交流评议中一起寻觅教与学的最优解。

结语

       最后,教研室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给上课的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给这次活动划上了圆满记号。通过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各学校老师之间加强了交流沟通,老师们在活动中感触颇多,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编辑:陈丽琳


审核:张志凤


签发:王元进

阅读 27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