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枧大塘里往事》
作者:王群,1928年5月出生,1948年春参加新四军,曾担时任黄西支队政治委员杨明警卫员(1949年后杨明任安徽省委组织部部长),曾参加过解放婺源、休宁、屯溪等战役,1988年在祁门一中离休。
现年96岁(健在),王老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到故乡高枧,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寻找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征程跋涉数余里,比之革命犹鸿毛”,站在高枧胡氏宗祠前,我们感悟前辈为革命而洒下的热血,感悟先烈慷慨赴国难的激情,感悟志士百折不回的精神!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炮火硝烟、枪林弹雨的战场,烈士们挥戈东西、转战南北,为民族的独立和抗击日本侵略者出生入死、浴血奋战。
这是2024年10月16日采访王群先生的实况录像!
《高枧大唐里往事》
清明节回历溪,祭扫安息在故乡土地上父母双亲。每次站在父亲的墓前,总会想起这座小山下的那曾经是一大片荒地,如今已变成茶棵地的地方。那里是抗日战争时期,埋葬了许多为抗战而牺牲的老兵们的墓地。在今天牯牛降风景区新开的大路出口处,被当地人叫着大塘里。父亲就安息在大塘里旁的一座小山上,原先的山下有一大片荒草地,如今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茶棵地。世代交替,物是人非,这一片茶棵地里,已丝毫找不到当年掩埋牺牲抗日将士坟墓的踪影。
离这片英烈墓地约两公里的地方,有个叫高枧的村子,村中有座胡氏宗祠,1938年6月中旬前后,在这个祠堂里设立了一所后方医院,名叫“一百三十三收容所”,当地村民都称之为三三收容所,是收容从前线转来在战场上受伤的伤员的。伤员都是从安庆方向转送过来的,那时没有公路,也没有汽车,全都是由人力用担架抬着走山路送过来的。当时的收容所医疗条件实在太差,不仅设备简陋,更是缺医少药,加上运送路途上的耽搁,运到这里的许多伤员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许多人都先后牺牲了,牺牲的伤病员都被埋葬在大塘里的那片荒草地里。
因为战时的条件和牺牲的人太多,牺牲的抗日将士们没有棺木,只能简单掩埋,大都只留下一个小土包。有的小土包上插一块小木牌,写上牺牲者的名讳,有的连木牌也没有,不知死者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前方战场上不断地把伤员抬到三十三收容所里来,收容所里又不断地把牺牲的伤员抬到山上去。每隔三五天就有伤员牺牲,就这样抬来抬去,前后抬了十五六天,大塘里的小土包也一天一天地多起来。
从这些伤员说话的口音可以听得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人说话听得懂,有的听不懂,但大多数伤员是四川口音或北方方言,当地百姓叫他们四川佬或北方老侉,老侉应该是安徽淮北人或山东人。经医治幸存下来的伤病员中有少数人后来留在了当地。
他们有的在当地成了家有了后代、有的在大赤岭的路边开饭店或摆摊卖大饼油条谋生,因为他们大都是北方人,面食做得很好,记得当时在赤岭头就有个卖大饼的伤兵侉子生意不错,做的大饼特好吃。1960年冬天,我从安庆回家过年,路过石台县横渡镇时,在横渡街上一家饭店里碰见一个卖油条的伤兵老侉。将近20年了,他居然还认识我,我也还认得他,两人相认,高兴不已,真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因为急着赶路,没有时间长谈,买了他几根油条他怎么也不肯收钱。
大塘里因为埋葬了许多无名的因伤而亡的伤员,加上农村人比较迷信,那里也就成了当地一个很恐怖的地方以至于这么多年来,人们想起大塘里还是有些恐惧和害怕,尤其是夜晚或下雨天,一个人单独是不敢经过那里的。当地人说那是鬼窝里,是不吉利的地方。连小孩子吵架互相对骂时,往往开口就是:“你是大塘里的鬼!”当年掩埋那些牺牲英烈的坟墓早已杳无踪迹,现在已被当地村民种上了一大片茶园。
春茶飘香的季节里,茶园里的茶树格外青翠欲滴,这是否是物理学所讲的物质不灭定律?是否是埋葬在土地里英烈们的躯体在滋润着一颗颗茶树?否则那一片茶树为什么长的那么的青翠、茂盛。你看那一棵棵含有英烈们英灵的茶树,就像当年烈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开誓师大会,誓把小鬼子赶出中国!这些无名英烈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子。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在人生的价值刚刚开始的韶华时光,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挺身而出,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也是无数父母的好儿子,可你们如今身在何方?你们的高堂和兄弟、姐妹,大半个世纪以来,肯定在朝思暮想着祈盼你们归来,是否望穿了秋水,哭断了肝肠?此时此刻,我站在山岗上望着英烈们的长眠之地,追思着他们的英灵,心潮起伏。
回到家中后的数日里,不能忘记历史的强烈责任感让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披衣起床,摸索着用我年老而颤抖的手,提笔记下那段惨烈的历史,让后人永远记得这片土地,永远怀念这些当年没有留下姓名而为国捐躯的英烈们。青山处处埋忠骨。安息吧!长眠在大塘里的英烈们。
作者:王 群
这是现任湘东村委胡秀军书记给我们介绍湘东村高枧大唐里的前世今生!
硝烟已经散尽,祖国正在腾飞,“斯人已去,正气犹存,殷殷在怀,不敢或忘”。我们要学习先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信念,我们要学习先烈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我们要学习先烈勤于学习、不倦探索的求知精神。
编者小记:我们根据王群老师的文稿,先后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南京、安庆、四川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四川省政府参事室、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编《川军抗战亲历》、《保卫安庆与敌周旋》、《支援长江南北岸的战斗》)记录如下:
1937年12月10——12日,在南京保卫战中,陈万仞的21军率部奇袭马当要塞,向长江中停泊的往来日本船舰开炮。将日矶田守备队歼灭殆尽,击伤击沉日军500余艘,被认为是抗战史上的奇迹。
因此,在安庆保卫战,日军的航空队、海军陆战队并行。对陈万仞21军疯狂轰炸,守护江南的133团伤亡惨重。21军守护的江防,让日本海军陆战队是最后一批登上安庆土地的。
1938年6月12日陈万仞联系上在皖南祁门历口的国民革命军战备医院,团长俞作柏令文强当天携一排医护小队,由胡友来、胡鹤樵引领(因高枧胡氏宗祠是胡友来、胡鹤樵的族亲),奔赴高枧胡氏宗祠。
当年祁门的赤岭不通公路,伤病员是从石台山路抬入高枧胡氏宗祠的。由于伤情重,又翻山越岭,耽误了救治的黄金时间。加之当时医药紧缺。外科医生少,致伤人员多,死亡严重。当时黄思贤、许锡三、胡友来制作的“吊金散”作用不大。这个药对子弹受伤的有特效,对航弹效果不是很好。所有内科、伤骨科、中医科都变成了拿手术刀的外科医生,救治伤员。
为表彰医护人员,国民政府中央柏文蔚委员亲书:仁心仁术,贻厥孙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