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强化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

一颗柠檬
创建于2024-11-18
阅读 2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快速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流动党员群体日益壮大,他们既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流动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党组织建设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有效抓实流动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首先,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等,实现流动党员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实时跟踪。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台账,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去向、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确保每一名流动党员都能被及时“找到”,为他们参与党组织生活提供便利。

针对流动党员分布散、流动性强的特点,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灵活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或党小组。可以在流动党员集中的社区、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地,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或者依托驻外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流动党员之家,让流动党员有“家”可归,有“组织”可依。同时,要明确流动党员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管理责任,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流动党员由于工作性质、生活环境等因素,往往难以参加固定的党组织生活。因此,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采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平台,开展党员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服务等活动。同时,要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党课、讲座、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线下活动,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党性观念。

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服务保障机制,关心关爱流动党员的生活和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可以通过设立党员服务站、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形式,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同时,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困难帮扶机制,对家庭困难、身患重病、失业失业的流动党员给予及时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流动党员是党在流动人员中的先进分子,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鼓励和支持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等活动,引导他们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力军。同时,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表彰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抓实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为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阅读 2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