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0的奥秘——海口市三江第二小学第十二周数学组教研活动

静夜思
创建于2024-11-18
阅读 2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互学为桥,共鉴成长;交流为帆,共融前行。研讨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形式,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11月18日,海口市三江第二小学全体数学组教师集聚一年级教室进行教研活动,本次由李鹏玉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新的计数单位“十”的认识。

《10的认识》是苏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0~9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习为学生后续认识11~19(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奠定基础。2024年苏教版新教材在“10”这一内容上做了很大改变,把“10”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介于0~9和11~19之间。这样变化,重点让学生感受从“逐个计数”走向“按群计数”的思想,体会10从“记数符号”到“计数单位”的飞跃。

课堂伊始,李鹏玉老师借助关于《骄傲的9》和丢手绢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结合数一数、摆一摆活动,由“9个添上1个是十个”逐步抽象出“9添上1是十”,引导学生经历由数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同时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接着,李鹏玉老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器,再结合拨珠数数的过程,明确“个位上的10个一可以表示十”,引发学生思考十的另一种拨法,在思维碰撞、认知冲突中自主探索扩位,引出在十位拨1颗珠也表示十。在此基础上,李鹏玉老师呈现生活中把10个物品分为一组的例子,通过活动把“10个一”合成“1个十”,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体会物品“10个为一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总结出“10个一是1个十”。随后,通过运用新知来巩固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后,郭枝茂老师带领各年级组随即展开了对本次课堂的细致点评。

教海无涯,研究无尽;独行虽速,众行致远。本次教研活动中,数学教师们共探理念,携手并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助力。

阅读 2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