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拓视野,沐光而行促提升——小林镇中心学校教师赴黄冈启黄中学学习汇报

彭珍珠
创建于2024-11-18
阅读 47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相逢是最美的遇见,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

成长是最美的风景。

      每一次外出,都是最美的开始;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登高望远的修行;每一次交流,都是为了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教育之路漫漫,唯有不断地学习、创新,才能致远。

      为了进一步开阔我校教师视野,积极汲取先进教育理念,学习优秀教育管理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校际间的横向联系,加强各教研组、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2024年10月31日上午,在程校长、王校长、后校长的带领下,我校20余名学科教师,赴黄冈启黄中学进行学习交流活动。 这次学习的时间很短,但我们的收获却很大。

我之所期

      我们学习交流虽然行程安排比较紧,但我们却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征程。启黄中学的前身就是黄冈中学,百年黄高,“神话”黄高,如今的启黄中学作为老牌名校,如何持续焕发光彩,我们带着期待的心情,走进了黄冈市启黄中学。

我之所见

1.早操观摩

      晨光熹微,我们一行在6:30走进晨光中的启黄中学。校门口学生已经有序进入校园,有学生干部自行在校门口侧边拿自己班的班牌。

      继续往前走,硕大的“欢迎你”立在眼前,又有第二道校门,把车行道和人行道分开,两侧映入眼帘的是“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八个大字。

      接着就是清脆的哨声和整齐的步伐。九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在操场跑步。每个班扛着自己班自行设计的班旗,红旗飘飘。接着是八年级、七年级。每个年级快要结束,另一个年级已经在操场边等候,年级和年级之间上早操无缝衔接,全校四十多个班在25分钟之内高效完成了早操。

2.早自习

      七年级一半学生先去吃早餐,另一半学生还在操场上继续跑步,离早餐还有10分钟,我们来到了1号教学楼,观摩学生的早自习。黑板上有早读任务,有的班级有老师,有的班级没有老师,学生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小声读,有的看,有的拿着笔......但每个孩子都在忙碌。

3.早餐体验

        接着,我们一起来到他们的食堂,还未进去,就看见一排排学生端着一次性的碗和杯子坐在食堂门口的地砖上,树木花池边在吃早餐。走进食堂,他们的食堂不大,但种类特别多,上到十几块的牛肉面粉下到5毛的粥,应有尽有。另一侧是由体育馆改成的食堂,不打饭,只坐食,两个小食堂中间两个门连接,有洗手处。

4.走进课堂

      吃完早餐,我们一行分学科走进课堂,每人听了一到两节课,也与老师们交流了一番。老师们也都很年轻,但是都很敬业,课堂讲解细致有方法,学生基本大部分都能跟着老师走。教室、教师、学生面貌都很明亮。

5.校园足迹

      走过学校的各个角落,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几乎校园中每个角落都渗透了德育教育。学校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大到书记、校长,小到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他们对学校有认同感,很自豪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特别是学生,很阳光,自律意识很强,身上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彰显了启黄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课间安排:精细化

6.听汇报

      教务处孙主任作了以 “教研领航促成长,凝心聚力拓新程”为主题的教研工作报告,报告中从提前谋划、常规检查、集体备课、立足课堂、学生活动、以赛促研、培训学习七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启黄中学教学教研的具体工作,通过报告,可以充分地体会到启黄中学务实而又扎实的工作作风。

我之所想

      “赤壁矶头千重浪,临皋亭前万花发。……”启黄中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这与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探索是分不开的。此次交流学习,我们汲取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收获颇丰,感悟良多。

汇报交流

      11月4日中午,学校紧锣密鼓地组织召开了“启黄之行”汇报会。会上,各位参加学习的老师或作专题汇报或各抒己见,让所有老师也看到了“走出去”的收获。

      短短的黄冈之行已经结束了,但学习和思考不会停止,也不能停止。“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所学习的宝贵经验,通过我们的反思,找到一条适合我校的教育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阅读 47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