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字素养,课题研究,助力教育教学——国培计划中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一)

忆往昔
创建于2024-11-18
阅读 15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11月18日,国培计划村小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有幸邀请到杨上影教授进行专题讲座。上午的讲座由熠华教育的林老师主持,全体参训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杨上影教授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融合的课堂教学创新》为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杨老师先用信息化和数字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大家的思考,随后用幽默的语言,从五方面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杨老师的讲座,不仅有政策、理论的普及,还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实用的人工智能软件,用以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丰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现路径。讲座结束后,第二组的陈庆老师进行总结,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了聆听讲座带来的收获。

       下午的讲座有幸邀请到南宁教科所黄新清教授,黄老师聚焦于教师成长的教学反思与课题研究,教师成长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始终,而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则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环。现代教育强调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善于发现教育中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到解决之道,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关于课题研究,黄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结合案例分析,让我们了解到课题研究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更是教师成长的驱动力之一。最后,覃老师作总结,在感谢黄教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座时,也表达了对教育教研的期望。

学员心得体会

听了杨上影教授讲座后,收获颇丰。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教育融合为课堂带来革新,比如借助智能软件模拟科学现象,使教学更生动直观。线上教学平台能拓展学习边界,实现资源共享。这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也有利于教师精准教学。我意识到要积极学习相关技术,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为课堂注入新活力,打造高效创新的教学模式。(林美妍老师)

感谢杨教授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听杨上影教授的讲座,我深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在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积极性。教授分享的实践案例与设计方法让我获益良多,我会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应用,期待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元的课堂。(庞雪雲老师)

 今天上午听了杨上影教授给我们带来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融合的课堂教学创新。让我知道了AI的发展。对于 AI 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同样也了解到 AI 在小学教育中的潜力。当然,教师要关注 AI 伦理问题,确保其在教育中的合理应用。未来会尝试将合适的 AI 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创新中。(刘江清老师)

听了黄新清教授的讲座,我深深感受到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教育规律,探索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讲座中强调的选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凌文婷老师)

黄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课题研究的精髓。培训中,黄老师不仅传授了选题、设计、实施及成果撰写的实用技巧,更强调了课题研究对于教师个人成长和教学改进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能促使我们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探索教育规律,提升专业素养。我将把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不断追求教育创新,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此次培训收获满满,感谢黄新清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分享。(李米老师)

一天的培训在紧张充实的氛围内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天的培训不仅让大家对教育数字化、课题研究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之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编辑:张昌玲  庞雪雲

图片:全组成员

‍初审:张昌玲

终审:林妮

阅读 15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