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博才阳光实验小学2105班阳光小队


丽的小调生活
创建于2024-11-17
阅读 4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秋时节,博才阳光实验小学205班的阳光小队成员们齐聚一堂,来到了有千年学府之称的《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主体占地面积有31000多平方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岳麓书院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其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走进岳麓书院,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古朴的山门、威严的钟鼓楼、庄重的文庙,一切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前行,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古戏台式建筑,称“赫曦台”。

这座古色古香的大门不仅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大门两旁有一幅著名的对联,相传清代嘉庆年间,岳麓书院进行大修,完工以后,门人请山长袁名曜撰写对联。袁名曜出了上联“惟楚有才”请学生应对。大家苦思不得结果。恰好贡生张中阶路过,他脱口而出:“于斯为盛”,对的十分巧妙。

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坛,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论讲于坛上而设的,表示两位大师平起平坐,不分秋色。

百泉轩创建于宋代,是南宋理学大师张栻与朱熹讲论学问的地方,并且历经多代修建维护。

屈子祠又称三闾大夫庙,专祀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从公元前340年到278年,屈子祠经历了多次修缮或重建。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学习了屈原的生平事迹,更深刻地理解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德。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将成为他们未来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基石。

来到书院的藏书楼,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籍文献。看着那些泛黄的书页,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烁着光芒。“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对书籍的热爱和追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岳麓书院的各个角落,孩子们留下了无数美好的瞬间。他们或在古色古香的建筑前留影纪念,或在博物馆内认真观看展品,或在户外空间尽情玩耍。这些瞬间不仅记录了孩子们的成长足迹,也见证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无论是在知识的殿堂里探索,还是在自然的怀抱中嬉戏,孩子们都展现出了青春的活力与朝气。

00:10

在岳麓书院的木质长凳上,孩子们整齐地排成一列,脸上洋溢着好奇与专注的表情。他们正在仔细观察和学习古老的书籍以及各种展览品,体验中国古代教育的精神实质,感受古人读书治国的理念及情怀。

岳麓书院,不愧为千年学府!通过这次参观岳麓书院的文化之旅,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与责任。希望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 4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