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概念:
DDD: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指某一特定药物为治疗主要适应证而设定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DDD值一般固定不变:WHO推荐的日处方协定剂量DDD本身不是一种用药剂量,而是一种技术性测量单位。
DDDs:为用药频度,(即累计DDD数)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g)/该药的DDD值。不同药物的DDDs可以累加,比如不同部门(科室或医院)的DDDs可以累加,数据具有可比性,反应不同时间段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DDDs是为了增加不同产品间消耗的比较的一个参数。
相关概念:
DDD值 ≠ 个体给药剂量(或处方剂量)
DDD值 →两个或多个常用剂量的平均值剂量单位通常稳定不改变。
个体给药剂量→根据患者疾病、年龄、肝肾功能等生理状态不同而不同。
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s表示,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强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使用率、使用剂量、使用疗程、使用品种数等有关。由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使数据尽量可比,通过反映疾病复杂程度的病例组合指数(CMI)校正。
(1)如何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①减少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人数)
②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③合理的抗感染疗程(减少天数)
④避免二重感染和病原体耐药性
⑤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减少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I类切口的常规预防性用药,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率<30%
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不明原因发热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中毒、肿瘤晚期等患者
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切开)患者
创伤、自发性气胸、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消化道出血等。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预防用药目的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
▷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1.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2.预防用药适应证和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3.应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4.应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
5.应积极纠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可以治愈或纠正者,预防用药价值较大;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6.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2)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2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
3.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某些侵袭性真菌病;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长特点的菌群,需要应用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如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4.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但需有临床资料证明其同样有效。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毒性反应。
(3)合理的抗感染疗程
抗菌治疗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72~96 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
▷但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B组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侵袭性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减少或防止复发。
(4)避免二重感染和病原体耐药性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患者发生二重感染的机会将增加(如碳青霉烯类药物长期使用易继发真菌感染)。
▷为了控制二重感染,患者将额外使用抗感染药物,也将增加DDDs▷不要陷入“广谱抗菌-耐药发展-抗菌升级”的恶性循环。
▷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有样必采,重视采样质量,科学解读微生物检验结果。
(5)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肺部感染:抬高床、多翻身、勤拍背、多咳嗽、早下床、防误吸。
▷尿路感染:早拔管、多喝水、早下床、勤护理。
▷肠道感染:少用药、选窄谱、早停药、通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