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无研如冬寂
研而无教似冬寒
莫待雪中梅傲立
勤趁冬韵启新航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a57b9358d164f83ad4a1b8c81aa35df.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aa5af397a3ab42f8a3bf2ed49ce8e3d1.png)
教之美在于不断探索与实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从传统的形式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转变。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知识,才能记忆更加深刻。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9067f0ff54344afa71eaae21b2d431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5ca637cca86422b894ce29b429306c1.png)
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统一教研安排,本期小学数学中心教研一组围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并提出三条相应的对策: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c8ff740cff41e1aada6bb2cc12a0a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e84ad407e2b499ab3ed105943640fb7.png)
一、构建趣味情景,激发思考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生活内容、视频与图文资源是构成情境的主要元素,也是教师提升情境趣味性的主要元素。在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的目的下,教师在构建趣味情境时,就需要适当增强情境内容的思考、教学价值,让学生能够在面对情境中不至于直接了解情境内容。在构建趣味的情境之后,教师还需要以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获取数学知识,并从这个过程中取得分析、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生活之中家具形状的图形问题、迟到的学生与教师的相遇问题以及超市之中存在的交易买卖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掌握的日常生活经验,对数学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具体形象化,而后通过数学教师的正确指引,让小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构建合理正确的教学情境,将虚拟复杂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有效结合,深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例如,当教师教学折扣的数学知识点时,就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折扣案例开展教学。利用生活真实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同与理解程度,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视野,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思考,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问题意识之后,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斥着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设计教学方案,并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与案例设置数学问题。让数学知识教学转变的更加形象、生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二、借助趣味游戏,提升训练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游戏可以视作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另一有效形式。学生们对数学的各环节教学活动持有不同的态度,如学生们对待习题训练环节普遍持有抵触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消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为这些学生兴趣不高的教学活动进行形式的优化,即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开展这类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选择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并且合理设计比较、奖励、惩罚规则,避免游戏只能够培养少数学生的训练兴趣。
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除法的教学以及训练过程设计成一个大型的游戏。首先,教师为学生们展示游戏的背景:学生们将要扮演侦探,破解其他侦探遗留下来的线索,然后将收集的线索组合成密码,最终找到答案。在这个游戏中,“线索”便是一道道习题,而破解线索的方法则是解题的方法,习题的结果则是组成密码的要素。在教师宣布相应的规则后,学生们表现出极强的学习兴趣,即他们会集中注意力倾听教师的讲解。而在教师讲完相应的列竖式等方法之后,教师便可以开展解题游戏活动。
三、借助趣味合作,发展学习兴趣
在数学的学习中,困难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路上的拦路虎。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时,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会陷入到牛角尖中。基于这些问题,教师便可以开展趣味的合作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将学生们组成小组,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些具有难度的教学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时,教师可以通过规则、奖励等内容,带给学生趣味与成就感,以此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在这一单元之前,学生们已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分数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将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中。但对单个学生而言,这样的认知过程是稍微困难的。所以,教师在完成新课的导入之后,便可以引导学生以自由合作实践的方式,辅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章节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提供两捆小木棒(20根),然后让学生们使用这些小木棒进行摆放与提问游戏。如 A学生取5根木棒,将其分为3根、2根两个部分,然后让其他学生对这个过程进行数学上的描述。在一开始,有的学生会说出"2/3"等数字,但其他学生很快便发现了他思想中的错误,即"1"是5,并不是3或者2。随后,该学生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如"3/5或者2/5"。如此,学生们便可以通过有趣、简单的合作实践活动,得到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并帮助他人以及被帮助的乐趣。
总之,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具有学习的动力。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向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9067f0ff54344afa71eaae21b2d431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5ca637cca86422b894ce29b429306c1.png)